企业税务管理能为企业解决什么
“企业应该如何加强税务管理,避免在税务检查时出现问题?”最近,一些企业客户向山东百丞税务咨询公司提出这样的询问。
山东百丞税务咨询公司认为,企业税务管理是企业在遵守国家税法,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政策,达到少缴税款或递延缴纳税款,从而降低税收成本、实现税收成本最小化的经营管理活动,是一种合理、合法的节税行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加强税务管理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意义。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完善,税收政策变化频繁,而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有限,其提供的税收政策指导并不一定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另外,很多企业老总对税收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只要有一个能力超强的财务老总和一个经验丰富的办税人员,就能应付企业的税收问题。在一些大型企业,由于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致使有些业务发生时,企业的税务人员并不知道,无法进行涉税分析与纳税管理,加之具体办理业务的人员对税收政策不一定能掌握到位,使应税事项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置,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
山东百丞税务咨询公司通过分析实例,对如何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提出了建议。
税收筹划并非万能
“平时对下属公司要求都非常严格,为什么一查还出这么多问题?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企业的形象非常重要,怎么可以出现偷逃税问题?如果最后的处理结果不理想,我怎么向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交待?”杨总在得知税务检查结果后,顿时火冒三丈。
“杨总,这个结果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平时我们一有新的税收政策,都会及时转发给下属公司,大会小会上也反复强调要依法纳税。但是公司这几年发展确实太快了,新业务、新情况层出不穷,公司财务人手少,每天的正常业务可以说是疲于应付,没有时间和渠道钻研学习新的税收政策。即使看到了新政策,也没有精力去研究这些政策对公司的影响。这次税务检查发现的一些新问题,税务局说的政策依据我们根本没听说过。近两年,公司财务人员更换频繁,办税人员基本都是新人,他们对税收政策掌握得少,对公司业务也不太熟悉,才导致这次检查出了些问题,总部加强对下属单位的管理,应该可以避免这类问题再次发生。”财务经理老张急忙解释。
财务部小王补充道:“我认为公司应当鼓励大家学习税收筹划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杨总说:“办税人员的素质是税收筹划能解决的吗?公司对下属公司纳税状况的掌控是税收筹划能解决的吗?咱们公司业务相对复杂,可涉及的税收政策却相对简单,有没有筹划的空间值得探讨。即使有空间,能够带来多少收益?操作的合法性谁能保证?不要只考虑税收筹划,做好基础工作更重要,依法纳税才能让我们免于被动。”
怎么做才能避免在税务检查时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张经理于是向百丞税务咨询公司求助。
几种解决方案
山东百丞税务咨询公司分析了上文中的公司现状:1.公司是集团公司,下属二级单位很多;2.公司发展迅速,新业务、新情况层出不穷;3.财务人手少,正常业务疲于应付,没有时间和渠道获取及研究新政策,对下属二级单位更是没有精力去管理;4.财务岗位更换频繁,新人对政策掌握更少,政策传递不衔接;5.日常业务复杂,但涉税政策单一,税收优惠政策相对较少。
根据这种情况,山东百丞税务咨询公司为该公司设计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加强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及政策传递;
方案二:聘请专业机构进行纳税筹划,看是否有节税空间;
方案三:聘请税务顾问;方案四:聘请专业机构,建立税务内控体系。
对四种方案分别分析如下:公司加强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及政策传递,对公司来讲是必需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加强管理。公司业务发展快,下属二级单位多,集团本部财务人员日常业务疲于应付,哪还会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加强对二级单位的纳税管理呢?可否通过增加财务人员来解决人事配比不足的问题呢?这样无疑会增加公司的人力成本。同时,要想达到对所有二级单位经营、纳税情况有清晰的了解,没有先进的工具,仅靠纯劳动力的付出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
聘请专业机构进行纳税筹划。税收筹划是企业比较喜欢的一种税务操作方式,可以使企业充分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好药也要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宜采用税收筹划。在上例中,该公司虽然业务复杂但涉税政策单一,可利用的税收政策很少,几乎没有可筹划的空间,基于公司现状,税收筹划并不能解决问题。
聘请税务顾问对公司日常涉税问题提供咨询服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很多专业性的涉税中介因业务精通,对新政策把握准确,实践经验丰富,可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税收服务,为企业日常纳税工作排忧解难。但企业的现状是基础工作欠缺,上级对下级缺少监控管理,这是税务顾问很难解决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单凭税务顾问的能力是难以达到的。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管理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公司感觉自身管理很完善,无偷逃税的主观故意,但在税务机关检查时总会出现问题的原因———企业税务管理工作薄弱,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税务内部控制体系。在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制度尚不健全的前提下,兼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政策应对”模式和思维,中国企业缺少的不是制度和政策,缺少的是让制度得以执行的方法。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将税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同时,社会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日趋成熟,企业可以聘请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税务代理或咨询,提高税务管理水平。也就是说,第四种方案应该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