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PA到CFO的蜕变
“刘丹是一名杰出的沟通大师,这在现在的市场大前提下尤其重要,因为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投资者更加关注公司的内部管理和透明度。刘丹正是在财务控制和准备符合美国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方面具有过人的专业技术,这使她有着出色的同投资者建立彼此信任的能力。”瑞士信贷董事Jason Lam在对刘丹评价时丝毫不吝惜任何赞赏的语言。
■“花落”华视
在出任华视传媒CFO之前,刘丹是安永中国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在安永的职业生涯里,刘丹专注服务高科技、传媒及娱乐产业,曾服务过20多家大型美国跨国公司的中国业务及全程领导了多家中国公司在海外资本市场的首次发行上市项目。多年的经验,历练出很好的判断力。
因为在安永突出的表现和业绩,很多公司都向刘丹递出了邀请函,邀其出任CFO一职,这其中不乏著名的跨国公司。但刘丹最后选择了华视传媒的邀请,于2007年6月1日加盟了华视传媒,开始了她作为CFO的职业生涯。可以想象,华视传媒的老板为此一定付出了不菲的薪酬。
华视传媒首先打动刘丹的是它的商业模式,而刘丹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把自己对这一商业模式的认同变成投资者的认同。
在华视传媒的第一个礼拜,刘丹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在和其他首席官员的倾谈中,挑出了华视的投资亮点,帮助公司理清了其战略目标和规划,准备出了一份呈现给承销商的华视传媒上市的故事。
同时,华视传媒的核心价值,在于有效整合了全国最具经济辐射力中心城市的户外数字电视广告市场,建立起全国性的户外数字电视广告联播网络。“华视传媒的表现证明,美国的投资者和我当初对于华视传媒的判断是一样的,他们认同和看好华视传媒的商业模式。”投资者的共鸣证明了刘丹最初的判断。
最近一次华视传媒的精彩表现是3月初刘丹开展的一次成功的非融资性路演,期间虽然纳市大盘走低了2.6%,但是华视传媒的股价却上升了11.1%。
从华视传媒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华视传媒选择刘丹绝对是一个精明的选择。而刘丹也不负众望,仅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向老板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刘丹拥有渊博的财务报表专业知识,良好的对美国上市程序的理解,重要的是,她理解没有人可以独自完成整个程序,必须依靠一个完整的团队来实现。她的审计专业经验使她在高超的驾驭各种上市的挑战的同时还致力于不断完善能够保证快速增长的商业模式。并非所有的审计合伙人拥有作为首席财务官所需要的能力,而刘丹恰恰拥有这样的一个能力的组合:专业知识、视野、无接缝的运作变革。
■再次腾飞
四大现在已经成为很多民营企业CFO的一个重要的输出地,民营企业,尤其是准备上市的民营企业需要熟悉掌握上市各环节技能的专业人才,而四大背景的审计师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这种结合从一开始就是和谐的。而刘丹加盟华视传媒又为这种模式增添了一个新的精彩故事。
刘丹从进入加拿大安永的第一天就给自己拟定了目标,要成为合伙人,9年后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比一般的审计师快了两三年。“我的国内本土背景和在英美体系内受到的高等教育,以及在安永加拿大和美国分所的工作阅历为我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轻松地通过了合伙人历经三天的魔鬼般的考试。又因为安永是国际上的大所,所有的考试和答辩都得用英文,让我很占便宜。”刘丹开心地说。
就在刘丹刚刚升为合伙人不久,有一天刘丹突然接到华视传媒CEO李利民打来的电话,约刘丹第二天见面,就是这一次,李利民向刘丹发出了让其出任华视传媒CFO的邀请。之后双方沟通得很愉快,而刘丹依照市场行情开出的条件,老板也很爽快就答应了。就这样,刘丹完成了从审计师到CFO的华丽转身。
刘丹告诉记者,她曾是百度上市的核心审计团队的成员之一,参与了百度上市的全过程,也看到了百度CFO王湛生从四大到百度CFO的成功转型,见证了百度从一个民营企业到美国上市公司的全过程。
刘丹说,之所以出任华视传媒的CFO是因为王湛生和百度一起创造的佳绩给了自己很大的信心,因为刘丹的个性比较喜欢做有挑战性的工作。
不过这个选择对于刘丹来说也很艰难,其实在安永这样的平台做到合伙人级别的很少有离开的。安永中国区主席还特意飞到北京来找刘丹谈话,面对刘丹的坚定,临行送给刘丹一句话:“你有理想,就去追求!安永的门永远为你敞开!”
带着这个祝福,两个月后,也就是2007年6月1日,喜欢挑战自我的刘丹就拎着三个皮箱去了深圳。半年后,正如我们看到的,刘丹以近乎完美的表现成功地把华视传媒送上了IPO,之后更是创造性地利用一切机会和投资者沟通,成就了今天的华视传媒在资本市场的卓越表现。
■价值所在
在刘丹看来,CFO要关注长期投资价值。如果将公司比喻成一个房子,那CFO就是站在门口的看门人,一方面,要知道门里面发生了什么,将要发生什么,要参与门里面的事务;另一方面,要准确、及时、有效地告诉门外面的投资者,营造健康的资本市场发展环境;同时,还要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做出预判,对同行业的情况、竞争对手的情况,了如指掌。
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好市场预期,“资本市场不相信故事,而要看数字、预期和成长”,刘丹认为,股价一路高走的原因,来自此后公司业绩的稳步达到预期。要成功上市,一个能够说服投资者的财务数字是必不可少。一个没有获得盈利、不能体现持续增长性的商业业绩,是很难打动身经百战、已经进入谨慎投资的华尔街基金经理们的。而华视传媒在2007年第四季度、2008年第一季度的销售增长,分别达到了49.5%和30.4%。
按照纳斯达克网站公开的上市流程,一般企业上市的过程需要6~9个月。而且还是在确保每个流程都不出错的情况下,而华视传媒从准备到上市,只用了6个月。
而这在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刘丹的经验。会计师出身的刘丹,早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任合伙人之际,便全程参与了百度的上市,对于美国上市的每个环节,早已黯熟于心。刘丹说,虽然是初次担当CFO大任,但从来没想过失败。
“是要一个光耀的‘IPO日’的成功,还是要更看重更长远的投资者价值?”在正式挂牌的前一晚,刘丹和华视传媒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利民,拍板做出了一个“令人大为惊讶”的定价策略:将IPO的价格定在8美元,较原本询价的9.5~11.5美元降了30%左右。
“其实定在9美元,也能卖得很好,但考虑到更长远的投资者利益,我们做了最大胆、在当时也是最具勇气的价格让步。而华视传媒就此一项上就少募资了2000~5000万美金。”
刘丹说,很多时候,大家都是满腔的创业激情,但是CFO这时候要冷静地站在更高的层面提出一些专业的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作为CFO,更重要的是,在公司中要扮演一个理性的勇于泼冷水的人中。这样的公司和管理机制才能经得起最挑剔和最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的考验。而刘丹就是这样一个理性的泼冷水的人。她也实实在在的为华视传媒的成功IPO贡献了良多,让华视传媒的股票从上市以来上升了29%,成为2007年中国在美上市的股票中前5名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