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全球会否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方法

 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欧美政治家、银行家们纷纷将矛头对准了按市价计算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认为正是这种会计方法导致了危机的恶化。10月15日,欧盟正式决定第三季度金融机构将停止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而改用成本估值计算。10月17日,日本财务大臣中川昭一表示,如果发现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导致了系统性风险,日本就应加以改革。而美国政府也在7000亿美元救市法案中授权美国证交会(SEC)暂停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目前SEC正在展开公允价值会计对财务信息质量和其他方面影响的调查。

  其实,早在去年美国就有人提出不能再使用公允价值计价。按照这种会计方法,企业没有实现的损益也要计入当期损益中,这对深陷危机的欧美金融机构影响极大。据惠誉的统计,截至2007年底,欧美数家大型银行、投行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算的资产平均达到总资产的一半。在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很多金融机构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如抵押支持证券等,这又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的价格,造成恶性循环。数据显示,市场暴跌和信贷紧缩已导致银行和保险公司大量减记资产价值,使得其利润大降、资本储备减少。批评家因此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加剧金融市场危机的一个因素。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全球调研海外主管耿群认为,市场跌到现在,所谓的公允价值已经不再真实反映抵押支持证券等金融产品的价值了,大部分都偏低。“正常情况下价值偏低也没有关系,你只要持有到期其公允价值自然会回来。但是,在人们不管价格有多低都拼命抛售的危机时期,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低估,面临着很大的融资压力,同时,这些机构持有的很多金融产品的评级一再被下调,要求银行的资本金也相应比较高,因此,危机时还使用公允价值会计是有问题的,因为低估了的公允价值并不会很快恢复,银行面临的压力将持续很长时间。”她如是说。

  然而,以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及其主席戴维·泰迪为首的公允价值会计的支持者们却认为,该规则为投资者提供了有关企业真实资产的准确信息。不少会计界人士表示,失去了公允价值会计将会大幅降低会计账目的可比性,并令投资者更加不知所措。同时,一个更大的风险是,公允价值会计一旦取消将不可恢复,目前呼吁停止使用公允价值会计的政治家们并未找到另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法。

  “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体系会创造出一个‘黑匣子’并对投资者隐瞒可能的损失,这可能会使他们更加紧张,”瑞银证券日本公司一位分析家如是表示。

  德勤亚太区金融服务业董事总经理菲力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金融危机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是许多因素相加的结果。他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方法提供了及时的价值衡量,捕捉到了目前的市场波动,但并非导致市场波动的原因。

  尽管是否弃用公允价值的争论正在升温,但现实似乎正朝着有利于反对者的方向发展。10月13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宣布对国际会计准则做出紧急修改,允许金融机构对一些以前必须以“公允”或当前市场价值入账的金融资产“重新分类”,他们实际上可以将这些资产从自己的交易账簿中移除。这一修改很快得到了欧洲议会的批准和欧盟成员国的支持。而美国的动作则更先一步。10月3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征求意见稿,对美国会计准则157号准则进行修订,肯定了原有准则中按相同资产报价、参考相似资产的价格及使用一些评估技术来确定非活跃市场中资产的公允价值的部分,并增加用现金流折现的方法确认公允价值并用于财务报告的内容。日本似乎也不甘落后。10月16日,日本会计准则理事会已开始考察市值计价会计准则,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编写新的指导方针。

  耿群表示,由于现在非活跃市场中根据模型计算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市场可交易价格相比差别很大,根本不管用,人们不承认。而会计师事务所经常会要求企业使用市场可交易价格,现在金融企业计价的时候也不知道应该使用哪个价格,这加剧了市场混乱。她还表示,欧洲、日本、美国等停止使用公允价值会计也许是最后的救市措施之一。

  “如果美欧日都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去年刚刚采用这种会计方法的中国也应随机应变,顺应国际潮流,否则,中国的金融机构就太吃亏了。”她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