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会计与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召开
11月25日,来自省总会计师委员会、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的代表,以及部分省内高校学者和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负责人,在福州召开了福建会计与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共同回顾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30年历程,总结我省会计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会计事业无论在会计标准的贯彻实施、会计人才培养、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还是在会计继续教育、闽台会计交流与协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会计管理体制机制框架初步形成。初步建立了以会计管理机构、行业组织、教育培训机构和学术团体之间分工明确、运转高效、协调通畅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各级财政部门、企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逐步健全,会计管理功能逐步拓展,会计服务作用日益强化。二是会计标准改革扎实推进。《企业会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等一系列会计制度发布后,我省结合实际,补充制订了《福建省会计法实施办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办法》等多项会计制度,形成较为完整的会计制度体系,为会计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三是会计人员队伍不断壮大。1988年以来,我省开始着手建立和完善会计从业资格和注册会计师注册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把好职业准入关口。2003年开始在省内试点进行高级会计师资格的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改革,目前已经建立和完善了初、中、高级会计资格考试(评价)体系。特别是近10年,通过举办全省会计知识大赛、开展会计诚信教育等活动,有力推动了我省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四是会计管理创新取得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会计管理的职能不断拓宽、深化、创新,会计已经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不少企业财务会计部门通过资金管理、资本运作、成本控制、风险防范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五是会计监督制度逐步完善。建立了系统的会计工作情况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制度,基本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与单位内部监控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制约体系。几年来,严厉查处并通报一批会计违法案件,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对制约和防范贪污舞弊等违法行为起到了防火墙作用。六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稳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省恢复和重建了注册会计师制度,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注册会计师行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发展成一支令人瞩目的社会中介力量,截至2008年3月底,全行业会计师事务所达154家,其中具有证券期货相关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3家,执业注册会计师1906人,非执业会员1600多人,分布在企业、机关、其他单位工作。全省会计师事务所年业务收入3亿元以上。七是会计理论研究不断深入。随着会计教育加速发展,高层次会计人才不断涌现,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一批反映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会计研究成果逐步得到国内会计界认可。同时,闽台会计交流日益加强,闽台两岸会计业界形成了制度化的定期学术交流机制,有力促进了两岸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