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吹响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号角。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作为我国财经人才培养的国家级学府,肩负着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建设培养高质量财经人才的重任。学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为党育人”的中心任务,积极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相关要求,加快部署推进各项工作。
努力构建中国自主的财经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短短数十年间,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位居全球第一,世界500强公司总数位居全球第一,在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重大工程建造能力等领域领跑全球。这些伟大的成就表明,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已经无法解释中国经济实践,更无法指导中国经济未来发展。
基于此,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启动了“构建中国自主的财经知识体系”工程,旨在扎根中国实践,总结中国模式,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理论培育顶天立地的财经人才。目前,第一批“中国自主财经知识系列读本”编写工作已经启动。同时,基于中国领先企业的标杆案例开发工作也正在计划之中。学院力争通过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从理论与案例两个维度全方位总结提炼中国自主的财经理论,并用之于学院各项人才培养项目,使得学院培养的人才能够顶天立地,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对外传播,在国际上讲好中国财经故事。
积极革新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财经人才
随着人类进入智能社会,教育理念、教学模式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行动学习、翻转课堂、无边界学习、智能辅助学习等教学革命风起云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自建院以来,始终坚守人才培养初心使命,锐意进取,不断革新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持续提升育人效果;深入研究开发各类财经人才能力框架体系,并基于能力框架体系确定学习目标,制定课程图谱,设计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持续提升教学效果。
近年来,更是将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视为人才能力培养第一要务。学院先后推出行动学习、案例学习、研讨式学习、沙盘模拟学习等全新的教学模式,目前还推出了整合课、基于标杆案例的精品课程开发等教学创新举措,切实提升了教学效果,更好实现了学以致用的育人目的。同时,为了更好促进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融合,学院制定并进一步完善了教授负责制项目,鼓励学院教师根据学员需求开发课程内容,并更好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应用于育人实践,克服过去不同程度存在的教学与科研脱节和“两张皮”的问题,从而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以学术支撑教学,以教学引导科研。
培养面向数智时代的高质量财经人才
智能时代正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呼啸而来,并深刻改变了产业结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财经人才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数字经济、智能时代对人才的全新要求,学院未雨绸缪,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启动了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并在2018年与美国天普大学联合开设了IT审计与网络安全硕士项目,2020年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开设了智能会计与金融科技硕士项目,在国内各类教育机构中较早引入了数智会计、数智审计课程体系。同时,重塑了学院公开课体系,按照两大体系重构学院的公开课体系,一是聚焦会计主责主业的公开课体系,二是“会计+”公开课体系。其中,“会计+人工智能”、“会计+数字经济”是学院“会计+”公开课的重点内容。
目前,学院还正在与有关部门合作,拟推出全新的数智会计人才培养项目,旨在更好满足新时代的财经人才能力提升需求。为了切实增强相关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开门办学,在内部设立相关研究机构,在外部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展开深度合作,设立教学实践基地,联合科研攻关,聘请相关实践专家授课等形式,深度推动数智会计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以深度融合的全新培养模式,为数智时代的到来培养高质量财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