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一
红阳公司计划生产A 产品,预计A 产品的 销售量为6000件,生产量为6500件,单价为 500元/件,预计的销售利润率为25%。该公司 在生产A 产品的同时,还计划生产B 产品,预
计B 产品的销售量为4000件,预计销售单价为 300元,成本利润率为20%,假设不考虑其他 因 素 。
要 求 :
预测红阳公司A 产品和B 产品的销售目标 利润和目标成本。
【分析与解释】
A 产品的目标利润=6000×500×25%= 750000(元);
A 产品的目标成本=6000×500×75%= 2250000(元);
B 产品的目标成本=4000×300÷(1+ 20%)=1200000÷1.2=1000000(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目标成本的计算。实 务中把市场价格还原为成本的过程中考虑的因素 主要有成本、费用、税金、目标利润等。但是考 试中一般不需要结合成本核算制度进行计算和 分 析 。
习题二
东风小型机械制造公司成型部门的制造费用 过去一直按直接人工工时分配,由于市场竞争的
压力,要求会计部门提供可靠的成本信息用于定 价决策和成本控制。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制造费用 分配对产品成本计算影响很大,决定改变传统方 法采用作业成本法。
2024年6月成型部门制造费用总计为550000 元,根据成本和作业分配之间的关系分析,该部 门制造费用由三种作业引起,这三种作业分别是 质量控制、机器调控和材料整理,与各项作业相 关的成本数据如表5- 15所示。
表5-15 作业成本数据
作业 |
成本动因 |
制造费用(元) |
质量控制 |
产品抽检数 |
250000 |
机器调控 |
机器调控次数 |
100000 |
材料整理 |
材料整理数量 |
200000 |
合计 |
550000 |
质量控制成本与产品抽检件数相关,产品 抽检数应作为质量控制成本的成本动因;机器 调控成本与机器调控次数相关,成本动因应为 调控次数;材料整理成本与材料使用量相关, 材料整理数量应作为成本动因。以各项作业的 成本动因为成本分配基础,能够合理地体现收 益原则。
2024年6月成型部门生产A 和 B 两种产品, 有关产品生产的资料如表5-16所示。
表5-16 A 、B产品有关生产资料
项 目 |
A产品 |
B产品 |
生产数量(件) |
6000 |
2000 |
直接人工(工时/件) |
1.50 |
1.00 |
第五章企业成本管理 187
续表
项 目 |
A产品 |
B产品 |
直接材料成本(元/件) |
90 |
60 |
材料用量(公斤) |
3000 |
2000 |
机器调控次数 |
3 |
2 |
产 品 抽 检 比 例 ( % ) |
10 |
20 |
小时工资率(元/小时) |
30 |
30 |
【分析与解释】
计算两种产品作业成本法下的单位成本,并 进行评析。
表5-17
作业与动因 |
成本总额 (元) |
分配基础(成本动因) |
分配率 |
|
A产品 |
B产品 |
|||
质量控制/被抽检件数 |
250000 |
6000×10%=600 |
2000×20%=400 |
250000÷(600+400)=250 |
机器调控 |
100000 |
3 |
2 |
100000÷5=20000 |
材料整理 |
200000 |
3000 |
2000 |
200000÷(3000+2000)=40 |
表5-18 金额单位:元
作业成本 |
分配率 |
A产品 |
B 产 品 |
||
消耗动因 |
分配成本 |
消耗动因 |
分配成本 |
||
质控抽检250000 |
250 |
600 |
150000 |
400 |
100000 |
机器调控100000 |
20000 |
3 |
60000 |
2 |
40000 |
材料整理200000 |
40 |
3000 |
120000 |
2000 |
80000 |
合计550000 |
|
|
330000 |
|
220000 |
表5-19 单位:元
成本要素 |
A产品(6000件) |
B产品(2000件) |
||
单位成本 |
总成本 |
单位成本 |
总成本 |
|
直接材料 |
90 |
540000 |
60 |
120000 |
直接人工 |
45(1.5×30) |
270000 |
30(1.0×30) |
60000 |
制造费用 |
55 |
330000 |
110 |
220000 |
合计 |
190 |
1140000 |
200 |
400000 |
习题三
大华公司生产A 、B两种产品,有关年产销
量、批次、工时和成本等的资料如表5-20 所 示 。
188 高级会计实务 · 过关一本通
表5-20 产销量及直接成本等资料
项 目 |
合计 |
A产品 |
B产品 |
产销量(件) |
240000 |
200000 |
40000 |
生产次数(次) |
28 |
8 |
20 |
订购次数(次) |
28 |
8 |
20 |
每次订购数量(件) |
27000 |
25000 |
2000 |
直接材料成本(元) |
26000000 |
24000000 |
2000000 |
直接人工成本(元) |
3600000 |
3000000 |
600000 |
机器制造工时(小时) |
560000 |
400000 |
160000 |
该公司当年制造费用项目与金额如表5-21 所 示 。
表5 - 21 制造费用明细表 单位:元
项 目 |
金额 |
材料验收成本 |
400000 |
产品验收成本 |
840000 |
燃料与水电费 |
804000 |
开工成本 |
400000 |
职工福利支出 |
320000 |
设备折旧 |
400000 |
厂房折旧 |
500000 |
材料储存成本 |
168000 |
管理者薪酬 |
200000 |
合计 |
4032000 |
要 求 :
1.按传统成本法计算成本。 2.按作业成本法计算成本。
3.简述两种成本计算法的结果有何不同, 并说明原因。
【分析与解释】
1.按传统成本法,制造费用可直接按机器 制造工时进行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率=4032000÷(400000+ 160000)=7.2;
A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0000×7.2= 2880000(元);
B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60000×7.2= 1152000(元)。
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产品成本计算法,如 表5-22所示。
表5-22 传统成本法下产品成本计算
项 目 |
A 产 品 |
B 产 品 |
直接材料成本(元) |
24000000 |
2000000 |
直接人工成本(元) |
3000000 |
600000 |
制造费用(元) |
2880000 |
1152000 |
总成本(元) |
29880000 |
3752000 |
产销量(件) |
200000 |
40000 |
单位成本(元) |
149.4 |
93.8 |
2.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的关键在于对制 造费用的处理并不是完全按机器制造工时进行分 配,而是根据作业中心与成本动因,确定各类制 造费用的分配标准。下面分别确定制造费用明细 表中各项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和分配率。
(1)对于材料验收成本、产品验收成本和 开工成本,其成本动因一般是生产与订购次数 可以生产与订购次数作为这三项制造费用的分配 标准。其分配率如下:
材料验收成本分配率=400000÷(8+20)= 14285.714286;
产品验收成本分配率=840000÷(8+20)= 30000:
开工成本分配率=400000÷(8+20)= 14285.714286。
第五章企业成本管理 189
(2)对于设备折旧、燃料与水电费,其成 本动因一般是机器制造工时,可以机器制造工时 作为这两项耗费的分配标准。其分配率如下:
设备折旧分配率=400000÷(400000+ 160000)=0.714286;
燃料与水电费分配率=804000÷(400000+ 160000)=1.435714。
(3)对于职工福利支出,其成本动因一般 是直接人工成本,可以直接人工成本作为职工福 利支出的分配标准。其分配率如下:
职工福利支出分配率=320000÷(3000000+ 600000)=0.088889。
(4)对于厂房折旧和管理者薪酬,其成本
动因一般是产销量,可以产销量作为这两项耗费 的分配标准。其分配率如下:
厂房折旧分配率=500000÷(200000+ 40000)=2.083333;
管理者薪酬分配率=200000÷(200000+ 40000)=0.083333。
(5)对于材料储存成本,其成本动因一般 是材料的数量或成本,可以直接材料成本作为材 料储存成本的分配标准。其分配率如下:
材料储存成本分配率=168000÷(24000000+
2000000)=0.00646154。
根据上述材料分配率,将各项制造费用在 A 、B产品之间分配,其分配结果如表5-23所示
表5-23 制造费用分配明细
项 目 |
费用合计(元) |
作业动因 |
分配标准 |
A 产 品 ( 元 ) |
B 产 品 ( 元 ) |
材料验收成本 |
400000 |
28 |
14285.71 |
114285.71 |
285714.29 |
产品验收成本 |
840000 |
28 |
30000 |
240000 |
600000 |
燃料与水电费 |
804000 |
560000 |
1.43 |
574285.6 |
229714.4 |
开工成本 |
400000 |
28 |
14285.71 |
114285.71 |
285714.29 |
职工福利支出 |
320000 |
3600000 |
0.08889 |
266667 |
53333 |
设备折旧 |
400000 |
560000 |
0.714286 |
285714.4 |
114285.6 |
厂房折旧 |
500000 |
240000 |
2.08333 |
416666.6 |
83333.4 |
材料储存成本 |
168000 |
26000000 |
0.00646154 |
155076.96 |
12923.04 |
管理者薪酬 |
200000 |
240000 |
0.08333 |
166666.6 |
33333.4 |
合计 |
4032000 |
|
|
2333648.58 |
1698351.42 |
编制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计算表,如 表5-24所示。
表5-24 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计算
项 目 |
A产品 |
B产品 |
直接材料成本(元) |
24000000 |
2000000 |
直接人工成本(元) |
3000000 |
600000 |
制造费用(元) |
2333648.58 |
1698351.42 |
总成本(元) |
29333648.58 |
4298351.42 |
产销量(件) |
200000 |
40000 |
单位成本(元) |
146.67 |
107.46 |
3.根据上面的计算可知,作业成本法下与 传统成本法下相比,A 产品单位成本由149.4元 下降为146.67元,B产品单位成本由93.8元上 升为107.46元。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成 本法对制造费用采用的是单一的分配标准,而作 业成本法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对不同项目的制 造费用采用了不同的分配标准。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作业成本法的计算过 程以及其与传统成本法核算的差异。考生必须掌 握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原理以及在本量利决策、定 价、产品决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