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2024年以来,钦州市钦北区财政局以“成本效益”为核心抓手,率先开展以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初步构建“预算+绩效”一体化体系,试点项目财政资金降本效果显著。
一是谋篇布局,构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针对传统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重投入轻成本、重执行轻效益”问题,坚持“先立后破、试点先行”,构建“成本分析+预算安排+招标限额”三合一体系。明确将成本分析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同时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建立“项目入库核成本、预算编制控成本、执行过程调成本、结果应用看成本”的全过程成本预算绩效管理闭环机制。围绕民生保障、城市运行等重点领域,逐步制定公共服务、市政运维等项目成本定额标准,为预算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试点突破,打造财政绩效管理改革新亮点。选取钦北区皇马片区绿化养护市场化作业项目作为试点,开展全成本分析评价工作。评价工作组在第三方机构的协助下,全面梳理分析皇马片区绿化养护的业务管理流程,将流程细化至业务末端。按照业务流程与成本对应的原则,明确成本内容、成本结构和历史成本水平,分析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和成本变动趋势,多维度挖掘减成本、增质效的空间,核定绿化养护服务三级标准和六档财政支出定额标准,重新测定财政支出标准,降本率达36%,试点成效明显。为今后城市运行等领域成本控制提供了参考路径和方法,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现实操作依据。
三是深化改革,构建常态长效管理新格局。以“提质扩面”为目标,持续深化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一是注重闭环管理。督促预算部门严格按照评价结果开展招标程序,实现从成本分析到预算安排再到招投标限额控制的管理闭环。二是加强结果运用。将此次全成本预算绩效分析评价结果应用于2025年预算安排,更好地落实零基预算改革,2025年全区预算项目支出累计压减3778万元。三是扩大试点范围。计划将成本分析逐步推广至其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进一步扩大试点覆盖范围。四是强化部门协同。进一步强化财政与人大、纪检、审计协同联动的监督评价机制,将成本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