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搭建行政事业单位立体化内控评价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解读

 近期,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在天津、大连、青岛、深圳4个地区开展全面试点,在河北、辽宁等8个地区开展部分试点。

专家表示,通过构建有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实施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可以更好发挥内部控制在服务财政科学管理、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以评促建 推进试点单位内控体系建设

新会计法第二十五条提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将其纳入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首次写入会计法,这为各类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刘荣表示,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政治、经济或社会管理方面的特殊职能,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契合。

在企业推行内部控制之后,我国近年来在行政事业单位也全面推行了内部控制。2015年,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全面科学有效的内控体系;2017年,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通过“以报促建”的方式推动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此次‘以评促建’工作既是对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落实情况的回顾与检查,也是对内部控制机制的审视,有助于优化内控机制,提升内控水平。”刘荣说。

“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是贯彻落实新会计法和加强财会监督的客观要求。”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与法律学院院长张艳辉表示,随着各单位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视程度逐年提升,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部分单位尚未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部分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单位存在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结论不客观不准确等问题,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闭环。通过“以评促建”,能够督促各级各类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由内向外 搭建三重递进的评价框架

《办法》明确,要由内向外,搭建三层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框架。

第一层为单位自我评价。需要从组织层面和业务层面构建指标体系,考虑到内部控制与财会监督的天然联系,指标体系中也应考虑内部监督的落实情况。

第二层是各部门在部门本级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分级组织实施对所属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得分的复核工作。部门的内控评价既包括所属单位也包括本级,是对本部门内控制度建立与实施情况的综合评价。

第三层是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要求每年抽取一定比例的同级政府部门,对同级各部门内部控制评价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是加强财会监督的必然要求,为风险防控再加一道锁。”刘荣说。

对于上述三重递进的评价框架,张艳辉表示,这是根据我国财政管理体制设置的科学评价监督体系。其中,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复核是基础和关键,部门突出特色和再复核,同级财政部门进行监督督导,三位一体,密不可分。

天津市环湖医院总会计师马洪兰表示,通过建设内控体系并推进评价工作,将持续提升业务流程顺畅度和管理水平,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效果。

据了解,2020年该院建立了固定资产内控管理系统,实现论、采、管、用等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和内部分级授权管理,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无死角、闭环固定资产管理体系。5年来,每年为医院节约预算资金近1000万元。

“通过部门内部评价,可发现本部门的薄弱环节。而财政部门评价进一步保证内控评价工作的真实性、客观性,针对某些情况适时适度对政策进行动态调整。”马洪兰说。

“规定+补充” 评价指标要建共性显个性

在《办法》发布的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指标体系》《部门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同步颁布,分别对两类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进行明确。

刘荣表示,在第一层单位自我评价中,组织层面指标要突出“三重一大”等议事决策机制的建设情况,突出党建引领,关注权力是否规范运行以及组织架构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情况;业务层面指标需要从预算、收支等具体业务出发,结合行业特点,设定指标和得分标准,还可增设补充指标。

“规定指标和补充指标的设置较为科学,基本涵盖了单位层次和业务层次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点。”张艳辉表示,针对不同行业,评价指标会有差异性。例如,高校在具体业务评价指标上除了六大共性业务指标外,还应突出科研项目、后勤管理、校办企业等风险点较大的业务,从内控制度建立和实施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指标评价。

在马洪兰看来,《办法》明确相关评价指标及评分规则,对单位相关业务层面的内控体系建设给予了更加明确、具体的指导。各单位可结合评价指标,完善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

例如,天津市环湖医院在对科研业务进行自我评价时发现,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对尚未结项的临床试验项目发生的支出费用并未及时记录经费,而是在项目完成后才统一登记。

“这种方式可能导致医院无法实时监控各临床试验项目的经费使用状况,从而影响对项目预算的有效管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规定,相关科室应加强对临床试验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范执行经费记录流程,以确保所有临床试验项目的支出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马洪兰说。

在谈及后续如何推进该项工作落地时,马洪兰表示,天津市环湖医院将设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升部门间、制度间有效衔接。同时,明确履行内部审计职能的部门或负责人组织实施本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

“我们还要遵循《办法》要求,强化对评价结果的运用。”马洪兰表示,天津市环湖医院将借助第三方机构,对现存内部控制建设问题进行整改。定期组织培训、经验交流,提升医院内控管理水平。

张艳辉表示,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可以引起被评价单位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能发挥监督检查的协同效应,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减轻行政事业单位的负担,提升管理效能。

(记者:李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