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煤炭企业资产重组战略选择风险防范的研究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 赵海龙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朝川矿总会计师 马伊安
[个人简介]
赵海龙,男,山西省平遥县人,1964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84年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现任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
随着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煤炭企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重组。企业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企业扩张或收缩的内部组织管理费用与市场交易费用的比较。目前,我国企业重组实践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片面地将企业重组理解为公司兼并或扩张,而忽视企业售卖与分立的重组形式。因此,企业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负债和财务风险等的加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理。
一、资产重组战略选择及其必要性
1.企业资产重组方式
从微观上看,资产重组是企业依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对经营性资产存量和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行的调整和组合。既可以通过剥离、分立、分拆、出售等方式缩小企业规模,又可以通过合并、兼并、收购(简称并购)等方式,扩大规模,做强企业。资产重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扩张型资产重组,指企业为扩大规模而进行的重组;二是收缩型资产重组,与扩张型资产重组相反,通常是为缩小经营规模而进行的重组;三是混合型资产重组,指企业同时采用资产重组扩张形式和收缩形式的资产重组。
2.企业资产重组战略选择的必要性
并购是资产重组尤其是扩张型重组的主要形式。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行为,并购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着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比较完善和规范的并购法律体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只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传统的计划经济使企业的发展模式严重背离市场,而且国有企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并购是借助政府的行政行为而引起的,这就决定了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政府的行政行为对并购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企业并购行为,其动机与西方国家的企业相比有明显的区别,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并购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动机代替了企业动机,不属于纯粹的市场经济行为,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目前,我国企业重组实践中通常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片面理解企业重组为公司兼并或扩张,而忽视企业售卖与分立的重组形式;二是混淆兼并的各种方式。进行企业重组分析,界定企业重组方式是首要的。根据煤炭行业和国有煤炭企业的特点,为防范现阶段国有煤炭企业资产重组中的风险,应当以实施“单一化扩张战略”为主,以“一体化扩张战略”为辅,慎重对待非相关产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并尽可能地把企业的社会职能分离出去。企业应根据自身和所在行业的具体情况决定资产重组策略,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标,不能盲目热衷于企业并购,否则就要面临失败的风险。
二、单一化扩张战略是提高煤炭企业市场集中度的主要途径
实施单一化扩张战略要求进行横向并购,即同处于煤炭行业的两个企业间的并购,这种并购是提高市场集中度的主要途径。企业市场绩效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结构取决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资源型企业的产品差别化主要是由自然资源禀赋所决定的,企业很难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内在特征或用商标品牌突出企业的特色。同时,资源采掘业的技术壁垒也比较低,因此市场集中度基本上可以反映资源型企业的市场竞争程度。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市场集中度很低,也带来了资源浪费和安全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全行业乃至政府的关注。
单一化扩张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产业集中。我国目前有大小煤炭企业两万多家,平均单产规模年不足10万吨,市场集中度与20世纪初美国的水平大致相当。美国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掀起了第一次并购浪潮,仅1898年到1903年的6年间美国矿业与制造业就发生了2795起并购,大大提高了美国经济集中度。横向并购是这次并购的主要特征,追求规模经济是本次并购的主要动因。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企业规模扩大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站稳市场。企业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企业扩张或收缩的内部组织管理费用与市场交易费用的比较。如果发生在人与物方面的费用是生产费用的话,那么,发生在人与人方面的费用就是交易费用。企业规模的临界点是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的费用与在市场或别的企业组织同样交易所需要的费用相等的那一点。当企业规模超过了临界点,或公司需要大量现金来满足主营业务扩张或减少债务负担,而通过借贷和发行股票筹措资金困难时,可以出售公司部分非核心业务或非相关业务。既能适应经营环境和公司战略目标的需要,又可以消除负协同效应,即这些业务不适合其它业务发展出现的1+1<2的情形。
目前,已经有不少的煤炭企业在单一化扩张上取得了进展。如河南平煤集团并购朝川矿务局、沈阳煤业并购黑龙江青山煤矿、华能控股北方煤炭等,形成了一个个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规模效益得到了明显的发挥。
2007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多项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提出了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工作重点。通过单一化扩张,即大型煤矿兼并重组中小煤矿、中小煤矿联合改组等办法建设有实力的煤炭企业,形成大型煤炭基地。
市场集中度提高的同时,还有利于行业竞争结构的改善和消除产能过剩危机,提升行业战略价值和长远盈利水平。
三、一体化扩张战略和相关产业多元化是促进煤炭企业成长的重要手段
一体化扩张战略要求实行纵向并购,即被并购公司的产品处于并购公司的上游或下游,或是生产与销售的关系;相关产业多元化是通过联合并购等方式新开展的业务与原有业务有类似核心技术和共享的资源。从世界范围的并购来看,纵向并购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第二次并购浪潮就以纵向并购居多。纵向和相关产业的并购可以使生产或生产与销售一体化,有助于生产的连续性并减少商品流转的中间环节,节约销售费用等。同时,也加强了垄断,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
就煤炭行业而言,市场集中度远远低于其主要下游产业火力发电企业。
我国现在有近70%的煤炭用于发电,国有煤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有煤炭企业有必要加大对火力发电企业等相关企业的资产重组的力度,实现上下游产业联营和集聚,把大型煤炭基地建成煤炭调出基地、电力供应基地、煤化工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以改变在产品市场和价格博弈上的不利局面。比如,中煤能源和中国神华作为中央直属的煤炭企业,在跨区域发展和并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成功向上下游行业延深的公司,以中国神华的煤电运一体化运营为代表,A股上市公司则以兰花科创选择的煤化工产业链和神火股份的煤电铝一体化为代表。
这种纵向或相关产业的一体化,可以利用煤炭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可以分散单一煤炭业务的风险。随着纵向并购的进行,企业规模将越来越大,组织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费用将随之增加。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组织费用的边际增加额与交易费用的边际减少额相等,企业就不应当通过纵向并购扩大规模。
四、要高度关注非相关产业多元化经营的风险
在多元化经营方面,虽然有资产组合理论的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宾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理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经营实践认识到,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固然不错,但是买篮子本身也需要成本的,买许多篮子,却放少量鸡蛋也是得不偿失的。多元化经营虽然在理论上是分散投资风险的方法,但同时也分散了经营管理者的精力,由于经营管理者对某些行业并不熟悉,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反而会增大,从而增加了风险。
在我国煤炭企业的资产重组中,单一化和一体化扩张都取得了明显进展,形成了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格局。笔者认为,国有煤炭企业应当在做大做强主业上下功夫,适度重组联合相关产业,严格限制非相关产业的重组业务。
否则,就容易掉进被并购企业核心能力与现有资源不匹配的战略陷阱和产业环境发生变化被并购企业形成大量不良资产的现金流陷阱,轻者会影响并购企业的主营业务,重者可能导致并购企业经营失败。
[点评]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煤炭行业改革由于其涉及面广、地域跨度大、隶属关系复杂而备受瞩目。从理论上讲,国有煤炭企业的资产重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权重组、债务重组和重组后整合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本文作者具有丰富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和体会,因而能够站在全行业的角度,进行较深刻地思考,提出较有价值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