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西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西部上市公司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国家加大西部开发力度的大的社会背景下,西部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倍受人们关注。西部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哪些问题?其产生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西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对策
  
  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但是,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实情况与这一要求存在较大差距。2005和2006年,国家财政部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与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结果显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企业存在会计违法违规问题,个别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西部上市公司由于其地理位置,特别是在国家加大西部开发力度的大背景下,其会计信息的质量倍受人们的关注。根据笔者对西部上市公司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会计信息质量存在明显问题的公司所占比例较大,比如截止2007年8月,四川的62家上市公司中,约有13家公司因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被处罚,约占21%; 2005年度沪市上市公司受处罚的21家公司中,有6家是西部上市公司。根据温家宝总理 “加大会计监督检查力度,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指示精神,本文就近几年西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
  
  一、西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披露的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
  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必须准确、真实,不得虚假记载、误导或欺诈,这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但西部有些公司或为了公司股票上市需要,或为了影响股票的市价,或为了公司管理者的业绩评价,或为了经营管理上的特殊目的等,往往弄虚作假,披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如西部上市公司天歌科技2002年中期报告未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合并报表暂行规定〉的通知》(财会字[1995]11号)第1条和第2条的规定,将持有98.62%股权的荆州天歌纳入2002年中期合并报表范围,导致2002年中期报告少计亏损860.88万元;同时,天歌科技公开披露的该公司的1.57亿元的委托理财事项,经查实并未实际履行,由此构成虚假陈述而被中国证监会处罚(证监罚字[2005]14号)。重庆实业因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的年度报告中披露虚假财务信息,4年所披露的净利润中含有虚假净利润约5 362万元。(证监罚字[2005]39号)。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不及时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人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重大事件的报告提交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并向社会公布说明事件的实情。但是,西部不少上市公司却不能按时披露相关信息。比如: 2003年6月、9月、12月,天科股份以技术转让名义分别将收取关联公司自贡通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的25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计入主营收入,并结转当年利润,天科股份未将上述交易作为关联交易按规定及时披露,也未作为关联交易在2003年年报和2004年中报中披露。(证监罚字[2005]14号);重庆实业从2001年11月至2004年4月,先后为德隆控制或利用的6家公司从事贷款或开具承兑汇票行为,以全额存单质押的方式予以担保,累计担保合同43笔,累计担保金额109 947万元。重庆实业没有及时对上述担保行为及时公告,也未在2001年、2002年、200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证监罚字[2005]39号)
  (三)会计信息的内容不完整
  会计信息内容不完整主要表现在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上。一些西部上市公司出于某种目的,或故意隐瞒会计报表中的某些项目,或重大事项故意不在报表附表中作说明或披露。如四川天科股份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期间,第二、三大股东及实际第四大股东通过其控制的几家关联公司以合作经营和借款、受让委托理财项目、受托采购等名义,先后从天科股份及其控股子公司四川天科投资有限公司获取资金,至2004年11月25日未归还余额为
  7 159.6万元。有关交易天科股份未按规定作为重大关联交易予以及时披露,也未作为关联交易在2003年年报和2004年中报中披露(证监罚字[2007]12号)。
  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误导投资者,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从而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影响股市的健康发展;导致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失效、财务管理失控、生产经营混乱;助长内幕交易、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的蔓延;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二、西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为获取利益造假
  1. 为“圈钱”而设法将股票上市。有些西部企业把股票上市作为单纯的集资手段,为达到公司上市的资格要求,争取上市额度,公司往往会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进行“包装”,在资产评估和财务报表上大做手脚,在招股说明书中极力美化企业以往的经营业绩、修改财务报表、虚报资产、以求符合发行上市的股本规模和盈利标准。比如东方锅炉,在上市之前通过调整财务报表而虚增净利润1.23亿元;红光实业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称1996年度盈利5 400万元,而经查实际上是亏损1.03亿元。2. 为谋取暴利而配合庄家操纵股价。在股市上,一些所谓的庄家为了操纵股价,利用资金优势和各种关系, 拉拢上市公司管理层制造内幕交易, 没有利好就假造利好,以此抬高股价,赚取股票差价,获得超额利润。而一些上市公司的主管为了一己利益而丧失原则,采取各种违规手段,如虚报利润、虚增资产、修改财务报表等,以此散布虚假会计信息,传播各种假消息。
  3. 为避免退市而造假。我国证券市场已建立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上市公司若连续三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为负值的将从二级市场摘牌。一些西部上市公司为了不被摘牌,在公司业绩差时,采用虚增利润、少报亏损等方法,假造会计信息,谎报业绩。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大搞关联交易,达到报表扭亏的目的。于是股市上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 一些ST公司在退市之前的最后期限会及时地推出盈利报表而力挽狂澜。如西部上市公司ST东碳公司2005、2006年度每股收益分别为-0.32、-0.42元,在生产经营情况没有实质性改变情况下,2007年7月26日 突然公告:经本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本公司2007年上半年度实现盈利,利润区间为1 300-1 600万元,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是2007年上半年公司确认债务豁免收益2 894万元。债务豁免收益按旧企业会计准则应计入资本公积,而按新准则应计入营业外收入。显然,东碳公司2007年上半年度实现盈利并不是自身经营业绩的改善所至,而是利用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二)相关法规制度的局限性
  我国虽然近几年已颁布了《公司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等法律法规,2006年又出台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些法律法规都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作了规定。但具体操作有一定难度,具体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各种减值准备金的提取规定成了有些公司“聚宝盆”、“调节器”;关联方交易、或有事项、重大事项的认定及操作都难于把握等。很多经济业务的处理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
(三)社会监督不力
  1. 社会审计监督不力。由于注册会计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加之许多人缺乏职业道德和管理部门监督不力等原因,并没有能真正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相反有些甚至与企业勾结在一起,共同造假。在2005年、2006年财政部对全国600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执业质量的检查中,发现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中小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薄弱,存在审计程序不到位甚至故意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情况;如甘肃合盛会计师事务所未到被审计单位现场取证,在未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况下,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青海华翼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混乱,伪造注册会计师的签名、盖章,违规出具审计报告。
  2. 证券监督机构监督不严,处罚力度不够,处罚不及时。虽然近几年证券监督机构加大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检查及对责任者的处罚力度,但从效果来看,还未起到对会计造假者的震慑作用;同时,对查出的问题处罚不及时,从发现问题到处罚问题的时间间隔太长,当处罚决定公布执行时,效果已大打折扣。
  3. 政府各部门对会计的监督管理缺乏协调和配合。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对会计的监督标准不够统一,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缺乏统一协调和配合,不能形成会计监督管理的合力。
  (四)内部监督控制机制不健全
  1.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内部牵制等内部管理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未得到执行,使制度形同虚设。
  2.单位内部监督缺乏机制保证。现行管理体制下,会计缺乏独立性,会计人员时时受制于单位领导,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地位和条件,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五)会计人员素质差
  1. 有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不熟悉国家政策、法规,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或是不自觉地违反国家政策、法规,或是不能按规定进行正常的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
  2. 有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沦丧,丧失原则,处处听命于领导,按领导意图办事,故意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甚至串通作假。西部上市公司的许多重大造假事件,如银广夏、东方锅炉、红光实业等,都与会计的重大过失或串通舞弊有关。
  
  三、提高西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1. 认真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故意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进一步细化、量化、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2.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因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造成损失的民事索赔制度,并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
  3. 在上市公司实行会计信息披露的信用等级考核制度,每年考核并公布一次,并将企业负责人的业绩、升职等与信用等级挂勾,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 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管理
  1. 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管体系。逐步建立财政、审计、税务、银行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会计执法队伍。
  2. 加强社会监督。一方面,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我约束能力和全员管理与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督并加大处罚力度。应建立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注册会计师因串通舞弊或重大过失而不能发现上市公司重大会计造假等问题,致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迫使注册会计师强化风险意识,提高执业水平。
  3. 加强对企业的会计监督。定期组织开展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会计法规执行情况检查,促进单位加强会计基础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强化内部控制建设
  1. 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真正做到从事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内部控制向事前预防为主的内部控制转变。
  2.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重视并及时解决内部审计部门发现的问题。
  3. 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要求财会部门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从严格记账、算账、报账和计量、计价、定额等基础工作抓起,加强收入、支出、成本费用的管理,杜绝或防止会计工作中的舞弊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四)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1.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大力开展会计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不断增强单位负责人和广大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2. 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促进会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增长才干。
  3. 建立奖惩机制。单位领导要支持会计人员坚持原则的行为,对认真执行《会计法》和遵守职业纪律的会计人员进行广泛宣传、表彰和奖励,以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加强对会计人员执行职业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严重违反职业纪律的会计人员,取消其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小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缘何屡禁不止[J/OL].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网站.
  [2] 证券时报. 2001.09.27 (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胡长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三号、第十二号.
  [4] 赵超.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 财会研究,2001,(3).
  [5] 程小琴. 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因素分析. 财会研究, 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