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特殊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析

简介: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影响股东、债权人或潜在投资者等对公司的目前和将来作出理性判断的,进而影响其决策行为的会计信息都应公布于众。一方面,会计信息披露已成为证券市场有效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信息披露能否做到可靠、全面、及时,直接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是否能够得到体现和维护,会计信息披露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下应做到充分披露。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滞后于环境的变化,显示了它的缺陷和不足,财务报告只注重历史而不注重未来,只注重货币信息而忽视非货币信息,使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受到了挑战。如果财务报告无法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那么财务报告存在的合理性就必然受到质疑。下面,笔者对几个特殊情形下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探讨。

  一、物价大幅变动下会计信息的披露

  近两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当物价大幅变动时,对会计信息产生如下影响:

  1.资产计价失真。按照历史成本原则,不论物价如何变动,资产和负债始终按发生时的代价或承诺支付的金额计价,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资产的数额为它们的未摊销成本。当物价持续变动时,原始成本就会高于(或低于)编表时的市场价格,有时甚至差异很大。

  2利润确足失实。资产按原始成本计价,在其消耗时按原始成本汪销,所求得的利润是按现时价格计量的收入与已耗资产的原始成本相配比的结果,这样反映的利润不是企业的真正的经营业绩,从而影响到对企业经营成果的评估和预测,在原始成本会计制度下,利润失实还表现在相同的经济事项在不同期间的利润表中产生不同的结果。

  3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减弱。原始成本会计下,资产总额实际是各个时点所取得资产的名义货币数额简单相加的结果,然而在物价变动时不同购买力货币数额的相加有点匪夷所思。

  4.企业的再生产能力下降。在物价剧烈变动的情况下,以原始成本为基础的会计报表已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严重影晌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经济后果,造成利润虚增,财务状况失实,缺乏补充存货和更新固定资产的能力。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削弱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