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论文 > 浅谈怎样做好内部审计工作转型

浅谈怎样做好内部审计工作转型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至2010年工作规划中提出了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基本实现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为主的全面转型与发展,促进内部审计事业逐步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根据公司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高质量完成各项审计任务,确保审计意见得到全面落实;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公司审计工作转型,初步建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与公司发展相适应、较为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本文拟就如何努力推动审计工作转型谈点看法。

一、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势在必行

所谓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并非对原有工作格局的舍弃,而是在继续强化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审计工作进一步加以延伸、拓展和提升。实现审计工作由查错纠弊向绩效型、风险型审计转变,是审计工作的重大创新,其基本含义是以加强控制、防范风险、提高效益为目标,将内部审计范围从传统的财务收支扩展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评价公司资源利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内部审计工作渗透到公司的各项管理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更重要的是立足于防范,查找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使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适应公司经营与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在审计理念上,要由重检查纠错、轻评价治理,向检查与评价、纠错与治理并重转变;在审计定位上,要由维护财经法纪、服务于执行力建设,向提升公司价值、服务于公司战略实施拓展;在审计职能上,要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评价并重拓展;在审计内容上,要由财务收支向经营管理全方位延伸;在审计方式上,要由事后审计向全过程审计转变;在审计手段上,要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发展。

积极推进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对促进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公司发展方式,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企业贯彻国家有关部署、建设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是企业总结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内部审计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保障自身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企业对内部审计需求的客观性和迫切性已经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明显。政府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等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有关加强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和指南,这是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大势所趋,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二、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必须转变观念

加强审计监督,创新审计方法,着眼于预防控制,是内部审计工作实现由查错纠弊向绩效型、风险型审计转变的要求。内部审计要着眼于预防和控制,从遵循型、复核型的查错纠弊审计向管理型、绩效型、风险型审计转变,是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防范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转变观念,紧紧围绕企业工作中心,认真履行监督职能,着眼于预防控制,努力实现向管理效益审计转变,在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健全自我约束机制、防范经营风险、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内部审计只有转变观念,将审计工作重点转移到对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的关注上,组织开展管理效益审计,才能“峰回路转”,走出一条新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内部审计必须由关注历史向关注现状转变,由关注结果向关注流程转变,由事后审计为主向全过程审计转变,才能实现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是规范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保护职工合法经济权益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认识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驾驭经营管理工作全局的必要手段。

三、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应坚持“三个必须”

1、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

内部审计工作监督与服务并重是根本。审计的总体思路应从过去查错纠弊,以查出多少问题论英雄,转变为“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和“一审二帮三促进”,一审自然是查问题,查不足之处,二帮就是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三促进就是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真正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章可循”。内部审计工作就是要通过转型,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经营者为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一项系统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与服务是一致的。内审人员要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这也就是审计工作转型。

2、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坚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审计工作很难,内部审计更难,因为内部审计容易得罪人,要不得罪人那就是做老好人。审计检查既要查出问题,又要纠正问题;既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又要兼顾企业与职工的利益;既要对内管理从严,又要争取外部审计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尤其是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政策与新问题处理的理解与支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人员配备齐全固然重要,这是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的职能和内审人员的作用,尤其是在项目审计中监督和服务的功能和作用,这才是至关重要的。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审计工作切实给予重视和支持,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维护他们的合法地位,在遇到难以处理问题时应及时支持审计人员履行审计职责,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只要领导重视审计工作,支持审计工作,审计工作的困难就能迎刃而解。

3、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坚持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内部审计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是搞好内部审计的基础。首先,内部审计人员要在学习上下功夫。面对电力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树立学习是生存与发展的理念,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努力加强自身的学习,当前尤其要重视对新的法规政策、新的会计制度的学习、理解和应用。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努力提高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要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审计工作转型的基本内涵、原则要求和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其次,内部审计要在提高工作能力上下功夫。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矛盾日益复杂化,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形势,关注热点,把握重点,协调关系,提高应变能力,当好领导的参谋。内审人员必须克服自身“不愿”、“不敢”、“不能”的弱点,真正地做好企业的内审工作,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要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重要体现,要提升审计报告的应用价值,不仅要注重审计检查更应注重审计分析,不仅要注重问题发现更应注重原因分析。要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开展审计工作,积极推广应用营销审计软件和审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避免出现重开发轻推广、重配置轻培训、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

再则,内部审计要正视自身的地位和作用。国网公司提出了“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发展战略,为了全面实施这一发展战略,我们内部审计部门要切实落实“三抓一创(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我们要重视调动每位审计人员的积极性,更要发扬团队的合作精神,发挥集体的作用。我们要树立内部审计也是生产力这一新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自身的作用,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一是审计监督出成果,二是审计沟通也具有效益,三是维护正当的关联方交易和企业的外部形象。作为内部审计人员,我们还要注重自身的形象,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提高服务与监督的质量,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