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范和化解会计工作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应时刻把防范风险放在首位,充分认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性,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采取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有效防范会计操作风险。
会计工作风险点具体表现在:其一,少数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对会计风险的研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其二,内控制度不严密,无行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其三,个别会计人员在办理业务中有章不循,警惕性不高,逆程序操作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其四,操作员对一些关键性环节控制不到位或业务不熟悉,未按规定执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和授权审批制度等;其五,临柜人员对支付凭证要素审核不严,从而引起结算纠纷或案件;其六,银行对新上岗柜员没有及时组织系统学习或以岗带训,未能及时将制度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每个具体操作岗位。那么,如何防范银行会计工作风险呢?
首先,要增强法制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一是注重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健全会计内部岗位制约机制,把会计高风险点控制与执行会计内控建设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会计人员按章办事的意识;三是按照会计业务的性质、工作量及现有人员素质设定会计岗位,建立岗位职责,对会计人员进行合理分工,确保重要会计岗位上不出现内控的空白点;四是加强对会计工作监督,建立各种管理制度和制约机制,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有效防范和控制违法、舞弊等行为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员工管理,努力提高全员财会知识水平。一是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培养和强化员工良好的合规操作习惯,提升操作人员对制度的掌握和合规操作技能。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加大对员工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力度,使之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奉公守法,坚持依法办事、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三是加强对会计岗位员工的动态管理,及时关注、了解和掌握会计人员特别是重要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确保会计岗位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能够符合岗位的要求。四是对从事记账、结算、出纳、清算、票据交换、密押管理、重要印章管理、重要单证管理等重要岗位的人员实行定期轮岗。五是加强会计、出纳安全管理工作,严禁人员擅自换岗、替岗、混岗操作,不得出现一人临柜上岗的现象。六是会计检查要善于抓住重点,对容易导致事故、案件和造成资产损失的薄弱岗位要进行重点检控,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分析原因,制定整改计划,限期完成,坚决杜绝同类问题屡查屡犯,对于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人和事必须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