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新会计准则影响简评:会计魔术
1. 预计会计报表平稳过渡,有惊无险。
1.1 保险业平稳发展是社会的需要。
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保险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全民的保障水平,增强民众的安全感,将更多的储蓄用于消费。从这个角度讲,维护保险公司的品牌,鼓励保险行业做大做强是大势所趋。我们认为,会计准则的修订也应符合这个大的方向,平稳过渡的可能性较大。
1.2 预计人寿净资产和净利润与香港准则接近,平安小幅回落,太保微升。
中国人寿因没有高利率保单,原有准备金评估利率由2.5%升高,将直接带来净利润和净资产的提升。中国太保,预计H 股IPO 无悬念,为了减轻业绩增长压力,可能方案是业绩微升。中国平安由于高利率保单在准备金中占比最高,受到的业绩影响最大,业绩的平稳过渡有赖于高利率保单延长处理期限的特殊方案。
2. 法定准备金准则不变,不影响内含价值和偿付能力。
法定会计准则用于内含价值计算和偿付能力监管,目前法定准备金准则对高利率保单实行不高于7.5%的评估利率,这种特殊处理,相当于用时间来消化历史问题。内含价值合理性取决于投资人对假设的判断。
3. 对会计报表影响的主要差异是高利率保单。
高利率保单准备金核心影响因素是:评估利率的选择和高利率保单久期。 评估利率的选择直接影响准备金变动的绝对额。评估利率影响的是利润分布的时间,越低则利润越延迟体现,反之亦然。久期决定准备金变动的敏感性。久期越长,评估利率调整对准备金影响的敏感性越大。此外,影响准备金的要素还有首日利润摊销影响的边际,以及现金流的分布。
4. 税收是需要解决但尚未提及的关键性问题。
4.1 如果税收会计以新准则为基础,则相当于税收前置。
与旧准则相比,准备金评估利率的提升,相当于提前实现利润,当然也提前交纳税金。这对于长期股东来说,是损害价值,但从当期业绩角度来看,可能提升估值。
4.2 如果佣金和手续费税前扣除不超过10%,则税收压力增加。
如果佣金手续费收入税前扣除不超过保费扣除退保金后余额10%,而且保费收入又是分拆后的,无疑是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税收压力,但具体要看税务总局相关细则的规定。
4.3 此次会计调整是否执行税收递延的问题。
会计准则变更增提的准备金是否可以作为递延税资产?减提准备金所增加的净资产是否需要补交税款?这些对净利润和净资产将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有待商榷。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我们认为,法定准备金准则假设具有一定合理性,可以作为估值参照。此次会计准则变更,只是对历史问题的会计反映,并不影响对公司未来的价值判断。
但是短期来看,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会受到准则变更的利好刺激。
由于准则具体影响尚未明确,在不考虑新会计准则影响的情况下,人寿、平安、太保以最新收盘价计算的10 年P/EV 分别为2.7 倍、2.5 倍、2.1 倍,股价隐含新业务乘数分别为30倍、19 倍、22 倍。维持中国平安“强烈推荐”、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