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棣华/文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大部分由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员构成。作为事务所的高层管理者,采用哪种管理模式来管理这样一支队伍,是值得探讨的。
这里有4种基本管理模式可供参考,虽然每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但是如果能够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就能形成符合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模式。
传统科学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员工被视为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人”。管理者对待下属就是“胡萝卜加棍子”,用赏罚并重的方式引导员工前进。这种方式并非不可行,只要赏罚公平,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这种管理方式的理论假设是:人是“经济人”。这个假设是否能够成立,还难以得到完全认证。这种管理模式容易造成管理者的独裁,但独裁者的领导能够管理好众多注册会计师吗?注册会计师追求的仅仅是自身的经济利益吗?
人际关系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认为,人不仅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不仅仅有胃,还有一颗心。管理者要带着感情去管理。所以不但在经济方面要公平对待员工,更需要关心爱护员工。事务所的领导应当谦恭、仁慈地对待员工。但是如果领导认为自己依然是少数优秀分子,虽然注意了人际关系的改善,但仍然是仁慈的独裁者。这种管理模式的理念假设是人是“社会经济人”。人除了有经济需要,还有社会需要。管理者注意到了员工的自尊与归属感,主张改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团队精神,并给员工提供机会。
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在具体运作时也会出现许多问题和矛盾,有时难免会出现低效率和扯皮现象。
虽然管理者不是将命令和硬梆梆的指标强加给员工,但出现了矛盾后,管理者就会采取仁慈的独裁管理方式来解决困境。如果员工不知道感恩图报,管理者又会回到传统的科学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事务所管理者在工作中,特别在员工的管理中,不但要公平与仁慈,还要讲究效率,让大家都有所贡献。会计师们不仅仅是“社会经济人”,还是有理想、会思考的人。
作为管理者,要在深入理解人的本质的基础上,为员工们的天赋、创造力搭建良好的平台。于是,事务所的领导开始授权,认为员工会很好地去实现工作目标,员工被视为事务所最重要的资源。主管的任务不再是命令和指挥,而是想办法创造最合适的环境,使员工发挥天赋,释放创造力。
每个正常的员工是希望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并得到认同的,并且希望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此认识的事务所领导者,就会千方百计开发员工的潜能,让员工为实现事务所目标尽情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模式的不足之处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还没有跳出为经济而经济,为任务而任务的圈子。
以原则为重心的管理模式
在这一管理模式下,管理者不但要讲究公平、仁慈、效率和效果,还要讲原则、讲意义,让员工做最有意义的事,做有原则的工作,提升员工的思想境界,过有理想的生活。人不仅仅是社会经济人、社会理性人、社会感性人,还应当是社会理想人、社会道德人。事务所工作,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工作,原则性很强。作为事务所的领导,要千方百计引导员工做有原则、有意义的事,为改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是专做危害社会的高智商骗子。
事务所领导的主要工作是提升员工的道德境界,让员工觉得尊贵。在这种原则管理模式下,事务所的所有员工由一套铁律般的原则所支配。那就是文明社会长期持有的自然法律和社会价值观、事务所特有的原则。这一套原则能鼓励每一个员工,让他们高贵,让他们去实现美好的人生价值。
以此模式管理的事务所领导,会认为员工的潜力和进取精神较现有的状况高出许多。就会主动与员工沟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共同实现事务所和员工的目标。员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会全心全意地投入。事务所员工如果无法同心协力,是事务所最大的浪费。领导真正与员工同甘共苦了,事务所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