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论文 > 高校审计实验教学模式的出路

高校审计实验教学模式的出路

审计学实验课程是借助实验环境的仿真性和实验资料的真实性,熟悉历史财务报表审计计划、实施和报告阶段的主要操作程序和审计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审计模拟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大会计”模式的限制。审计,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监督,实验资料准备的时间跨度较大,而且审查的资料除了正常的凭证、账簿和报表资料外,还应该包括其他与经济业务相关的资料以及根据审计实务的特点设置的审计陷阱。从这个方面来说,审计实验资料的设计难度大、投入人力、物力较多,还要考虑相应的软硬件的配备,成本高,高校难以接受。因此,高校审计实验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实质的实施和运作。

(二)实验资料的单一与实务操作的复杂相悖。审计实施阶段要进行包括控制测试和对交易、账户余额实施的实质性程序在内的审计测试,它是针对所有业务循环和所有的报表项目的审计。要运用各种具体的审计方法对内控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工作量很大,而且学生要具备较全面的专业分析能力,因此要进行每个循环或是每个项目的审计实验是很难实施的。

(三)缺乏实务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而目前各高校的审计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担任的教学任务较单一,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与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相距甚远,无法为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开发、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教学模式和软件的落后。虽然各大财经类高校已普遍重视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研究开发与实施,但对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的引入重视不够,资金、人力投入不足,审计实验软件开发得晚,普及率远没有会计实验软件那样高。另外,审计中大量的职业判断也决定了审计软件仅仅能作为辅助审计的工具,所以仅仅依赖现存的审计辅助软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审计实验教学模式的出路

(一)转变观念。

(二)组建研发小组。

(三)编写审计模拟实验教材。

(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意识。

(五)配备具有丰富审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