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作用
会计电算化是指运用当代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会计实务之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一般来讲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利用电脑代替原由人工完成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工作,以及用电脑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财务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会计工作的电子化。从行政单位运用情况来看,会计电算化系统代替了手工系统下的纸张、笔墨加算盘,会计人员的核算工作被认为是简单地输入信息、算账、报账等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处理。
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①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得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③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2 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虽然电算化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也给用户带来了很多风险。
2.1 开发和设计中存在的风险。
在应用软件的研制过程中,由于研制人员所考虑的问题不是十分全面,使工作中的一些情况与之不匹配,容易出现小的差错,犯罪分子可利用这一疏漏,运用技术化、智能化等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活动。
2.2 数据共享中存在的风险。
没有合理规定共享信息范围,或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共享信息不设数据加密等保护性限制措施,访问控制技术、网络防毒等,造成会计信息被盗用、信息被篡改、丢失等后果,加大了会计资料共享的风险。
2.3 业务操作中不规范和玩忽职守造成的风险。
企业应用现代化管理工具替代了陈旧落后、繁琐的手工核算。但是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常常只停留在形式上。数据输入输出错误。手工核算是从处理原始凭证开始,按照复式记账原则,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以登账,总分类账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必须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从而将总分类账中的余额、发生额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中的相应数字进行核对,保证记录的准确性。而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财务处理系统以手工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信息为起点,将已制作完毕的记账凭证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电子原始数据经审核和确认后就可自动生成电子记账凭证。计算机相当于手工会计的工具,但是它没有消除会计手工信息系统存在主观判断因素等固有缺陷。实践中还缺乏复合型的电算化条件,为做强做大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 会计电算化存在风险的对策
3.1 深刻认识会计电算化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加快电算化法制建设,规范电算化安全管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规章制度要做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务软件审批和监督计算机,电算化数据档案的备份稽核保管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通过规章制度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3.2 加强软件购置及开发的管理。
加强系统维护,防范风险。会计电算化工作所运用的系统软件多是从外部购置,所购置软件的技术必须成熟、可靠、安全。在正式运用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转,对相关数据进行验证,防止研制人员由于考虑问题不全而出现的偏差。电算化的计算机网络,单位要使用防火墙软件。为防止社会不法分子对单位内联网的非法攻击,同时也要安装具有高效监控功能的防毒软件。
3.3 加强组织和操作控制。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飞速发展,会计机构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内部控制的关键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其中基本会计岗位分为会计主管、出纳、核算、稽核和档案人员等。而电算化会计岗位则是操作员、维护人员、直接管理人员和会计软件人员。建立操作日志制度,计算机程序中要对所有操作留有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员姓名,操作内容等。对日记账和已结账业务设置不可修改或逆操作程序,要修改必须通过编制记账凭证冲正或补充登记来更正,以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防止非法操作,越权操作。这样各岗位人员互相制约和内部牵动,能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并能及时的发现错误。
3.4 加强电算化会计人员培训教育。
①知识更新。会计人员要自觉加强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重视新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主要培训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整理,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保存,数据输出几个要点培训,在这些环节中容易出现风险。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电脑原始数据是由人工事先进行审核和确认后输入计算机内,因而自动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会计人员的原始数据输入时的准确性。
②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后续教育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在加强会计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也应注重电算化安全的教育,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的培训。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及飞速发展,电算化会计势必最终取代手工会计。这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无疑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效益。面对问题,会计电算化的风险是客观存在,只要大家正视各种风险,只要广大相关工作人员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加强行业规范,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严密监督与控制,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正面效益,必定推动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丰丕才《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对策》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0 年.
[2]李瑞红.《商业银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贵州农村金融2010年11月.
[3]李未《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管理》财税统计.
[4]张玉凤《谈会计电算化中的风险》职大学报2010年第4期.
[5]马则林《政府会计电算化与网络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现代会计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