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房地产建筑财务管理 > 现行财务会计确认基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现行财务会计确认基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会计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辨认应予以输入会计系统的经济数据,确定这些数据应加以记录的会计对象的要素,进一步还要确定已经记录和加工的信息是否全部列入会计报表和如何列入会计报表。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会计界都认为需要确认的项目,都应同时满足四个确认标准:①可定义性;②可计量性;③相关性;④可靠性。

1 现行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缺陷

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所以说权责发生制仍是现行财务会计的核心,并且认为权责发生制提供的信息含量较收付实现制更为全面。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环境的改变,在权责发生制下生成的信息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所提供的损益信息失真。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收入与费用相配比,以便正确计算企业的利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分期确认、计算和分配收入及费用。但是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方法太多,使得会计人员在存货计价、费用摊配、计提折旧等方面要采用一系列主观估计和判断的方法,造成损益计算的随意性极大,使得损益信息失真。

1.2 不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权责发生制下的传统会计最终决定的是净利润而不是现金流量。然而,在某种程度上,现金与现金流量比会计利润更重要,特别是在金融风险日益加剧的今天。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即便企业盈利,若没有足够的现金,也无法顺利实施其投资计划,从而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若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甚至可能导致破产。

1.3 不能适应企业财务目标的变化。采用权责发生制,对于实现财务会计过去公认的目标——“向所有者报告资源的经管责任或经营责任”是很必要的。但是,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财务会计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向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实践证明,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最相关的信息乃是现金流量的信息,特别是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只能计算过去的损益,这样无疑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

1.4 不能为利润分配提供相关信息。当初提出和接受权责发生制计量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项目的根据是,它们可以为计量企业的效率提供有用的量度,并可为预测企业未来活动和利润分配提供相关信息。由于权责发生制下的分配程序和以历史成本计价所造成的弊端,在今天这样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传统的会计方法能否达到上述目的很值得怀疑。而且,传统会计方法下所确定的净收益也有缺陷,如对费用的估计不足而使利润虚增,导致企业实际税负过重和超常利润分配,使得后续经营乏力,风险加大。

1.5 不能反映非交易事项。权责发生制反映的是交易观,即在会计系统中只处理与反映那些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确实产生了影响的交易或事项,而对非交易事项则不予处理与反映。这使得对于一些已经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没有相应的交易活动而无法确认,致使权责发生制显得不够完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自创商誉。商誉代表了一种超过一般盈利水平的超额获利能力。对商誉的确认,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企业兼并、购买时确认商誉,而企业自创商誉由于没有相应的经济业务,因而不予确认。

1.6 所依据的计量基础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权责发生制会计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然而目前历史成本备受批判,其基础已经发生了动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①不切实际的币值稳定假设动摇了历史成本的计价基础,币值变动造成的历史成本差异丧失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②历史成本会计由于很少考虑实际价值的变化,使资产价值数据严重失真。③过去注重资产的可验证性使得许多重要的数据无法得到反映。④忽视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使信息的有用性不断下降。

1.7 所依据的会计分期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权责发生制会计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会计分期假设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也受到强烈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表现在以下两点:①未来社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信息的及时提供是决策致胜的关键。但在会计分期假设下,只能定期提供财务报告信息资料,信息使用者不能及时得到所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严重滞后,这无法满足未来经济社会随时利用会计信息作出及时决策的需要。②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日益先进,会计分期变得不再像原来那么重要,大量网络公司的出现,使非持续经营也变得比较普遍。

2 新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改进及未来发展趋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权责发生制仍将是会计确认的基础,这种基础将普遍存在于所有会计要素的确认中。我们应该按照现行确认基础的不足对权责发生制进行修正,当然也不排除其他的确认基础,以使会计模式更加完整。
2.1 未来的会计信息不仅要求提供历史的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信息,也要求提供未来的现金流量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在现行确认基础上只能确认过去的会计利润信息,使得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降低,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企业能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这也要求在现行会计确认基础上作出改进,要求提供可以了解当期企业财务业绩的全貌的信息,从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并且现在的会计分期和会计假设也制约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计量属性也使会计信息丧失了可比性,使得许多重要的数据无法得到反映等,以上现行确认基础的诸多缺陷都需要新的确认方法来弥补,根据前面列示的现金流动制的优势,正好能弥补这些缺陷。

2.2 对日益重视的现金流动信息的经济时代,也可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首先权责发生制是将收入和费用按“系统而合理”的方式在不同会计期间进行分配,主观性较强,账面收益也不能反映现金流量并且易为管理当局操纵,被用作人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易产生误导。通过收入与费用恰当配比,计算当期损益,不确认持有资产利得,忽视现金流动信息,导致现金流动与账面收益相脱节,从而可能产生企业现金短缺资金周转不灵,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等问题。其次通过权责发生制虽可取得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但方法更间接更复杂一些。所以,只要对权责发生制会计资料畸形分析和调整,就可以取得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其中间接法就是以净利润为基础,以非现金费用和债权债务以及存货和增值税的变动额加以调整而得的。但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会计信息使用人员的素质问题,要求对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调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应该采用简洁明了的会计方法反映出来。这就要求对确认基础作出改进。

2.3 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改进是为会计信息质量服务的,而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同时符合可靠性和相关性,所以现行财务会计确认基础改进时,必须同时考虑相关性和可靠性,如果改进确认仅仅是考虑可靠性或相关性是不可行的。

2.4 交易观向非交易观的转变。无论是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所反映的都是交易观,处理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确实产生影响的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而对非交易事项不予处理与反映。这使一些已形成的权利或义务,由于没有相应的交易活动,而无法进行会计处理。从相关性的信息质量要求看,确认未来事项是理所当然的,但未来的事项受若干因素的影响,而且若干的未来事项又相互影响。因而,对未来事项的确认和计量的确存在操作上的难度。但即使存在操作上的难度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此作出改进。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