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论文 > 税负平衡点法在企业税务筹划中的应用

税负平衡点法在企业税务筹划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建立和经营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如何选择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问题。一个企业选择自己是做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对企业的运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不好,将会较大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

1.两种纳税人的概念及认定标准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指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是:(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以下的;(2)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年应税销售额,包括一个公历年度内的全部应税销售额),超过《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以下简称企业)。

2.税负平衡点法在企业税务筹划中的应用

税负平衡点,也称为临界点,是指在不同情况下企业的税收负担达到相等程度的临界值。通俗的讲,就是超过这个点,税负可能会增加,而低于这个点,税负会减轻。其可以通过计算增值率和税负率来求出税负平衡点:增值率是指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占当期销项税额的比例,计算公式为:(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或(当期销售额-当期购进额)/当期销售额;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税负率的公式为(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售收入。一般纳税人不含税销售额的税负平衡点具体计算如下:

以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为例,设不含税销售额为X,不含税购进额为Y,增值率为V,税负率为W,则:

V=(X-Y)/X×100%

两边同时乘以X,再乘以17%,得: V×X×17%=X×17%-Y×17%

所以,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V×X×17%;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X×3%;

当两者应纳税额相等时,V×X×17%=X×3%,所以得:V=17.64%

同理可以得出: W=(X×17%-Y×17%)/X×100

两边同时乘以X,得: W×X=X×17%-

Y×17%;

所以,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V×X×17%;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X×3%

当两者应纳税额相等时,W×X=X×3%; 所以得:W=3%

经过上述计算得出,一般纳税人增值率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的税负平衡点增值率为17.64%或税负平衡点税负率为3%。即当企业增值率为17.64%或税负率为3%时,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相等;当增值率大于17.64%或税负率大于3%时,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这时企业应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当增值率小于17.64%或税负率小于3%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小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应创造条件去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

现以两家企业来进行对比分析:

A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以销售蓄电池、UPS、UPS电源等为主要业务,修理修配为辅的贸易企业,它目前已申请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企业的往来客户对象大多数是要求开具增值税专用和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纳税人。该公司2009年不含税销售收入为728161.52元,2009年购进的不含税库存商品为643162.52元,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为17%,则该公司2009年应纳税额为:

销项税额=728161.52×17%=123787.45(元);进项税额=643162.52×17%=109337.62(元)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4449.83(元)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率=(123787.45-109337.62)/123787.45=11.67%

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123787.45-109337.62)/728161.52=1.98%

假如该公司未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按小规模纳税人来算,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现为3%,其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不能抵扣,所以应纳税额为: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728161.52*3%=21844.85(元)

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申请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每年要少缴7395.02,所以该企业申请一般纳税人还是有利的,因为其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率11.67%<17.64%的税负平衡点,税负率1.98%<3%,因此,成为一般纳税人后的增值税税负会轻于小规模纳税人,所以该企业申请一般纳税人是正确的。

B公司是2009年新成立的是以销售服装为主的贸易企业,目前是小规模纳税人,平时业务不是很多。2009年其不含税销售收入只有57912.62元,2009年购进的不含税库存商品为23190元,根据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为3%,则:

小规模应纳税额=57912.62×3%=1737.38(元)

假如该企业申请成为了一般纳税人,则:

销项税额=57912.62×17%=9845.15(元);进项税额=23190×17%=3942.30(元)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9845.15-3942.3=5902.85(元)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率=(9845.15-3942.30)/9845.15=59.96%

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9845.15-3942.30)/57912.62=10.19%

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申请认定成为一般纳税人要多交4165.47元。该企业继续维持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更为有利,因为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率59.96%>17.64%的税负平衡点,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10.19%>3%的税负平衡点,因此成为一般纳税人后的增值税税负会重于小规模纳税人,所以该企业维持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对企业更有益。

3.企业在进行纳税人身份税务筹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纳税人在选择哪种身份时,不能单纯的考虑某个或某几个因素,而应当结合宏观经济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本行业、本企业以及客户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本企业是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是做小规模纳税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当企业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时,购进的货物是否都能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企业无法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则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将会重于小规模纳税人,此时小规模纳税人将获得更大的纳税利益。(2)当企业作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时,其货物的销售对象是否要求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购货方坚持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则企业就需要在获得纳税利益和争夺客户之间做出抉择。(3)企业选择不同的纳税人类型,在引起所纳增值税金额变化的同时,还会引起城市维护。(4)企业在选择增值税纳税人类型时,要注意在相关税收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做到合理、合法地节税。

纳税人的身份选择对一个企业来说真的很重要,所以在企业设立时,应通过纳税筹划,根据企业日常发生销售额增值率的高低来选择增值税税负较轻的纳税人资格。选择好能帮企业节约很多税,选择不好,则会多交很多税。因此,企业应有效利用税负平衡点法进行税务筹划管理,以使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肖路.浅谈增值税纳税筹划[J].商场现代化,2008,(11):5-9

[2]李达,黎昌贵.增值税税收筹划中的纳税人身份选择[J].商业时代期刊,2008,(8):3-7

[3]冯婷婷,薄建奎.税负平衡下的兼营与混合销售行为纳税筹划[J].财会月刊,2008, (1):9-13

[4]杨文侠.新税法下纳税人身份选择的增值税筹划[J].中国外资,2009,(3):5-9

[5]马海涛.中国税制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9-52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