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同时,人们对于企业的性质和作用,对于企业家的使命和角色,有了新的认识,时代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当今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力量,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关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一) 国外关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日益重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美国约有60%、欧洲约有一半的公司设有专门的伦理机构和伦理主管,专门负责处理各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发生的不正当经营行为所提出的质疑。由传统企业向新的“社会责任企业” 转变的企业革命,正在全球悄然兴起。2003年,全球CEO世界经济论坛中关于“企业公民”的概念提出了四个标准:第一是对人的责任,包括员工安全计划、就业机会、反对歧视等;第二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价值;第三是对社会和经济福利的广义的贡献,如传播国际标准,解决贫困问题;第四是对环境的责任,包括使用清洁能源,维护环境质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二) 国外关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评述。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1)虽然社会责任会计出现的时间不长 ,但几十年来的努力,已使社会责任会计深入人心。(2)社会责任会计披露的形式和内容因各国的国情不同而有所差异。(3)各国家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依靠企业的自愿性和主动性。从科学化和规范化视角来看 ,单纯依赖自愿披露决不是长久之计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必须从无序走向有序 ,制定一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准则将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必然选择。
(三)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在我国,无论政府还是会计专业团体都没有对社会责任会计产生多大的兴趣,也就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规定。会计实务界关于企业披露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只是停留在原始的自发阶段,即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而披露部分信息,十分不完整和不规范。理论会计界也有不少学者对其研究,但由于未得到政府的支持,进展也较缓慢。现有的会计报表体系对企业的社会贡献(上缴利税、全员劳动生产率、劳动就业率、)情况反映不足,无法满足国家管理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这已成为会计信息披露的重大缺陷。
仲大军在《当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文中指出:当前我国企业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普遍缺乏诚信;二是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三是一些企业提供不合格的服务产品或虚假信息,与消费者争利或欺骗消费者;四是较少考虑社会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将包袱甩给社会;五是依靠压榨企业职工的收入和福利来为所有者谋利润;六是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对公益事业不管不问;七是缺乏公平竞争意识。因此,在我国急需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披露机制。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目前,我国会计界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尚未统一意见。 1985年财政部公布的评价企业十大经济效益指标中有两大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关:其一,社会积累率=上缴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利息净支出额、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营业税、应交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等各种税金及附加费和上缴净利润等。其二,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但这些仅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并披露其信息的内容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社会福利的贡献。(1)为发展公共交通、医疗保健服务、市政建设、设施等方面提供的各种支持;(2)对教育、体育及公益活动的捐赠:如企业对红十字会的捐款;(3)对妇女、残疾人等就业方面提供的便利,提供平等就业机会;(4)按照规定及时缴纳税款。
2、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企业在发展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包括:对员工的招募录用和技术培训,也包括提高工薪水平、改进职工福利、改善劳动条件、美化企业环境以及增进劳资双方的相互信任等。这些工作不仅对于本企业有重要的微观意义,而且对于经济、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宏观意义。
3、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如处理三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稀有资源耗用,以及对社会性环境治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4、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企业收益目标的实现,是检验企业效率和综合素质的一个最终标准,也是实现企业其他各项社会目标的物质基础。因此,尽管近年来企业社会目标的范围不断扩大,收益指标仍然是衡量企业对社会贡献的基础指标。
5、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那些依靠欺诈、不正当行为损害其他企业利益的企业,注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6、提供产品和维修服务的贡献。包括向公众报告企业产品的使用效能、产品的耐用年数、产品的安全性和售后服务等信息,满足顾客对产品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