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年前的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历史的新纪元,200年后的今天,互联网以蓬勃的发展速度席卷了整个世界,带来了又一场奇迹般的变革。继而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交易方式悄然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电子商务充分发挥网络跨越时空的特性,将企业、供应商以及其他商业和贸易所需环节连接到现有信息系统上,必然引起企业内部资金运行方式及会计处理核算模式的重大变化。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点电子商务指通过电子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使得交易涉及的各方当事人借助电子方式联系,无需依靠纸面文件、单据的传递,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化。它具有如下特点:
1.直接性:电子商务双向选择的多元化,可以通过商品销售平台用网络联系消费者,实现产、销直接见面,减少中间环节,使整个交易过程更趋直接,交易成本更加低廉。
2.即时性:电子商务利用电子方式联系,有关交易信息可以实行瞬间即时传递,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交易的全过程,具有方便快捷,节省时间等优点。
3.全球性:由于电子商务是在全球统一的电子虚拟市场中进行的,它通过网络形式,把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管理起来,并可在网上与世界上任何一个企业进行交易。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会计的空间范畴,即反映会计的特定单位,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在传统会计中,会计主体反映一个有形的实体,但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如“网上公司”“虚拟企业”等。这些企业是无形的,但又确实存在,而且运作自如。只要拥有一台服务器即可在网上开设网站,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无需任何场所和其他经济资源。这样使得会计主体的确认产生了困难。
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持续经营假设是假设会计主体在可能预见的未来不被解散和终止,其存在的外部环境条件是: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一个相对稳定结构。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网上公司、虚拟企业的兴起,网站、网址可以经常变动,商务内容可以随时更换,甚至可以随时退出或关闭。所以,在电子商务中,持续经营假设将受到不容回避的挑战。
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传统的会计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加工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信息的使用者又希望及时获取会计信息,因此,人为的将会计划分为一个个相互连接的会计期间,然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走向网络化,交易事项在发生时即可以记录处理和报告,会计分期效果在减弱。
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通过货币予以综合反映,它包括货币计量、币值稳定和币种唯一。而电子商务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超越了国界,走向世界,企业的外币业务增多,其中可能拥有在经营期内购买力变化较大的币种,这使币值不变的会计假设脱离现实。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影响
1.传统账务处理程序在传统会计中,任何企业在发生经济业务时,首先是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然后用复式记账法填制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定期进行财产清查、期末进行成本核算,在账证、账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传统账务处理程序主要包含以下七项活动:填制和审核凭证、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和编制会计报表。传统账务处理程序充分体现了劳动分工论的思想,具有如下几个特征:连续性、有形性、单一性。由于传统会计已诞生了很长时间,它在形成时受技术手段的制约,不可能根据各种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直接得到各种报表,因而形成了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账务处理程序。同时,由于手工计算可能会发生错误,为保证最终结果的正确性,就要进行多次验证,形成了平行登记、试算平衡、账账、账证、账表、账实核对相符的方法,并保证账账、账证、账表的一致。可见,传统账务处理程序的形成是与其所处的时代技术水平紧密相关的,即便是目前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也仅是“仿真型”的,它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手工账务处理程序的简单结合。
2.电子商务环境下账务处理程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靠各种电子单据来确认。经济业务发生时,各种电子单据会及时传到财务部门,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提醒会计人员发生了新的经济业务。这些电子单据会自动保存到数据库中。然后,会计人员对传递过来的电子单据进行审核并做账。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账务处理程序有以下三种形式:(1)经济业务→电子单据→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2)经济业务→电子单据→账簿→会计报表;(3)经济业务→电子单据→会计报表。
同时,在电子商务账务处理程序中,记账并不是依据复式记账的原理进行。由于新的环境下,企业的经济业务内容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会计核算的内容有了巨大变化,加之用户信息需求多样化、电子货币的出现,这些都对复式簿记赖以存在的基础提出了挑战。可以预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记账方法将应该多元化,即对经济业务作多重分类,而且并不一定遵循复式记账法下的平衡关系。会计分录做好后,被保存到数据库当中,会计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简单操作,即可由计算机自动从凭证数据库中取出数据,生成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下的各种账簿、报表。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账务处理程序应该具有的六个特点:互动性、开放性、集成性、实时性和多样性。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发展的新趋势电子商务是商务活动新的生产力,它运用系列化、系统化的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是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开展的新兴产业。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1.电子商务要求会计服务范围更加广泛。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网络、信息社会的产物,其活动领域可以形成从政府到市场、从市场到生产、从生产到消费者等许多方面的网络与联系,从而形成了全球统一、规范竞争的有序的大市场。
会计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客观要求,服务于这个大市场,其服务范围也应不断地扩大,不但要服务于物质生产领域,而且还要服务于非物质生产领域,面向政府、流通行业、生产行业、消费者以及国内外贸易的各个方面。
2.电子商务要求会计手段多样化、现代化。在电子商务中,企业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具,诸如电子货币、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子公共系统等系列化、系统化的工具,使得各经济主体间的交易得以迅速、准确地进行。同时,会计作为一种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
的经济信息系统,为了不断地满足财务报告需求者的客观需求,也须采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手段为企业服务。在会计电算化和网络会计的条件下,会计实时报告系统的应用,更加速了财务报告生成的及时性,为会计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电子商务要求会计市场国际化。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扩散,会计市场必将打破国界而趋于国际化,使得全球各地区的人们可以在国际化的会计市场中方便地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会计商品;同时也可以提供自己的会计商品,实现会计商品等价交换的双重耦合。会计市场国际化也为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显现新的发展趋势。网络会计将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络会计是指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
一般说来,网络环境包含两部分:一方面是企业外部网络环境,通过外部网络使企业同外界贸易伙伴和消费者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网络环境,通过组建企业内部网络可实现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与传统会计相比,网络会计特点主要表现为:
1.书写电子化,传递数据网络化互联网的发展使电子单据网络传递,使无论身处何处均可以与世界各地的商品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进行信息交流、订货、交易、实现快速准确的双向式数据交流。与此同时,商品交易的资金支付,结算通过网络系统完成,因而支付手段的高度电子化使资金活动实际上转变为信息的流动。
另外,企业内部网络结构的建立,还使得企业经济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书面凭证都被电子单据所代替。在网络时代,电子符号取代了会计数据。
2.信息的实时跟踪性电脑网络化在企业中的使用,缩小了传统会计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实时跟踪。具体表现在经济组织内供应、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的网络化,使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能够立刻反映为经济处理的会计信息,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处理。同时网络环境下,财务人员还可以借助在线数据库进行实时的同行业的有关财务指标的比较分析,预测企业发展趋势。政府、投资者等也可以通过浏览企业的网站查询实时的财务信息。
3.财务容易集中管理网络会计不仅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处理和及时传递,而且可以实现财务的远程监督和会计的同步运行。一方面,公司的各级管理员均可以根据授权,管理自己的财务会计信息领域,诊断、改正财务会计信息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可以方便地对下一级财务人员所处理的财务进行全面检查、管理、测试,并最终汇总、编报会计报表。
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生产力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计量的支柱,随着电子计算技术和电子商务的高度发展,会计将最终走向一个新的领域———网络会计。
参考文献:
[1]郭木兴.电子商务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2]张芳.电子商务对会计核算流程的影响[J].财经论丛.2000,(11).
[3]赵惠芳.陈军燕.电子商务对会计报告范围与结构的影响[J].财贸研究,2003,(2).
[4]周星煜.略论电子商务对财务会计的影响[J].江师专学报,2003,(6).
[5]余玮.论网络的发展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J].财经论丛,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