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论文 > 多元化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与控制

多元化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与控制

摘要:伴随着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很多企业在市场开发、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营模式多样化,造就了大量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对内部审计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面对这些挑战与机遇,如何在审计实践中创新和改革内部审计模式,调整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式与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内部审计存在的价值,是我们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集团;多元化;内部审计
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由于多元化经营具有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优势、分散经营风险、降低外部交易费用等优点,许多企业高层偏好于选择多元化的模式世界前五百强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多元化经营,诸如美国通用就是多元化经营的典范。但是现在国内外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很多研究文献表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风险比专业化经营的风险要大。那么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发展,如何有效的控制及规避企业风险,已经成为了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詹森和麦克林曾经指出,审计是提高企业价值的一种活动。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性。
1 多元化企业集团存在的风险
多元化经营要求企业同时在几个不同的业务领域开展经营,那么管理业务的差异,管理环节的增加,管理信息的不对称都会给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比如曾经高高站立的巨人-珠海巨人集团,在自己的多元化之路中,由巅峰跌落。史玉柱以M-6401汉卡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风光一时,定下了宏伟的产值目标,1995年1O亿元,1996年5O亿元,1997年100亿元,这并未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也没有必要的组织保证。伴随着国内计算机行业步人低谷,史玉柱赖以发家的本行遭到重创。于是,巨人集团寻找新的产业支柱,涉足了电脑业、房地产业、保健品业等,行业跨度过大,新进入的领域并非优势所在,却急于铺摊子,有限的资金被牢牢套死,巨人大厦导致的财务危机,拖垮了整个公司。可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过度多元化经营,导致资源的多领域分散,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丧失了竞争优势,使企业举步维艰,甚至最后难逃被淘汰的厄运。第二,盲目的多元化,在多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导致跨行业的补贴。由于选择的某些行业经营惨败,使得企业必须利用其他行业的收益对亏损行业进行补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加大了管理的难度。第三,违背了以核心能力为中心的多元化发展理论。
2 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从公司内部审计方面考察,多元化经营使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出现由多个法人组成的企业集团。在企业集团内有核心企业,有控股的子公司、孙公司, 还有参股联营企业, 企业的管理层次增加, 形成了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等多个责任中心, 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不可能对所属单位或部门的日常管理面面俱到, 因此, “两权分离” 必然导致专职监控部门的产生和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立足于企业内部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监控,尤其是对其经营过过程汇总有风险的项目进行事前审计,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成本也是相当低廉的。但是现阶段,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2.1 内部审计定位较为模糊
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企业内部审计定位应是内向性的,主要是维护所有者权益使然。多元化企业制度中“两权”分离的存在,使所有者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企业的经营权由董事会掌控,董事会对所有者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通过内部审计监督董事会的经营活动,成为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重要途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始于1985年,当时的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与市场竞争主体,在企业内部也没有真正产生加强经营管理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客观需要,企业内部审计难免带有行政命令的色彩。
2.2 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很多多元化企业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基本上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的是在财会部门内设审计人员,有的中小企业甚至不设审计机构和人员,只是由会计兼任。这种内审组织体制往往因利益关系的制约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使内审机构及其人员工作的独立性不强,不能客观、真实、公正、深入地开展工作,做出的审计处理决定也因管理体制上的制约而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3 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过于狭窄
目前,我国仍有不少多元化企业的内部审计仅限于企业财务会计审计方面,很少触及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没有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的范围不可能只局限于财务领域,而是应扩展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领域。
2.4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多元化企业最初是由一些个体、合作企业发展而来的,发起人往往就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这些人往往文化水平较低。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向现代企业的转变,他们可能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然而我国企业里普遍存在着一种家族情怀,使得企业的许多高层管理者的亲信都占据着高层管理位置,他们往往不懂审计,简单地把审计看作是查账,这不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无法领导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
3 加强多元化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
3.1 明确内部审计的定位
审计定位决定着内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我们认为,内部审计是企业综合经济监督部门,是企业管理与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围绕企业的内在需要,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服务。为了体现内审定位,必须在审计工作指导思想和观念上努力实现五个转变:一是审计定位实现从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转变,主动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二是审计目标实现以查错防弊为主向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评估的转变。为企业提供保证与咨询服务;三是审计方式实现以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参与、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转变,进行全过程审计监控;四是审计职能实现从就事论事的单纯性审计向综合分析评价、提供咨询服务的转变。逐步扩大审计内涵,丰富审计信息;五是审计成果实现以追求单纯数字成果向追求审计综合效果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提升内审工作的综合价值。
3.2 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内部审计部门受托于多元化企业高管层,代替高管层对多元化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实行专业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他们所要审计的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由于受托于多元化企业高管层,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仅限于多元化企业高管层,其工作结果仅供高管层或其上级部门使用,作为多元化企业内部经营评价和改进管理的参考,对外保密;由于被审计部门是内部审计人员所在企业的组成部分,客观上造成内部审计为本企业利益服务的依附性,使得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程度直接受到影响。因此,在实践中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如何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这将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无论任何一个多元化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是属于该企业的那一个高管层所管理,作为一个企业的审计人员来说,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道德,使自己在进行执业时,本着以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做任何一个事情,那么这样才能做到内部审计独立性最大。
3.3 拓宽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
对于企业内部审计的具体职能范围,不可一概而论,应在充分分析企业不同时期的经济责任内容、预期审计目标及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赋予内部审计不同的工作内容。但总的方向是确定的,即不能将内部审计简单理解为查账,或是财务工作的延伸,而必须将企业的内部审计与经营管理密切结合起来,使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都处于内部审计的监控之下,真正发挥其监督服务的功能。
3.4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多元化企业要根据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将综合素质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尽快培训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重视和加强包括财会专业在内的各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为广博、坚实的专业知识。内审人员自身也应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但要熟悉财务会计和审计业务,又要具备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善于和别人交流,做良好的倾听者而不只是“经济警察”。在个别审计项目实施前,可聘请专家对某领域的审计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在实际审计中如有问题随时与专家沟通,以避免由于业务知识的缺乏而影响审计结论。
总之,内部审计应贯穿于多元化企业内部的管理过程,主要为管理层服务,目的是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提升企业的价值。同时多元化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能力和具体的市场环境,适度地多元化,并将战略模式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紧密结合,最终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蔡树堂.企业战略管理[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57-58.
[2] 何永棋,傅汉章.市场学原理(第二版)[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15-19.
[3] 王公义,企业多角经营战略与组织结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1994 6):45-51.
[4] 曾颖.企业多元化发展中的内部控制系统建设[J].财会通讯-综合,2004,12:25-26.
[5] 丁家兴.创新企业内部审计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81-82.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