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长久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财政划拨、单位包干分散核算的制度。这种制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其适应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就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因此,全面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从成立会计核算中心的意义着手,联系实际分析会计集中核算的特点和优势。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集中核算 财务体制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政府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同级机关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会计机构和会计岗位,以会计核算中心为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工作和实行会计监督,是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一种形式。
近年来,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是我国财政收支改革的重点,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及时、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是否真实,它对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行集中核算,会计核算中心是主体,现在我们就来探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有关问题及优点。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的原则及职能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应遵循“三个不变”的原则:一是预算管理体制不变,年度经费预算仍由各行政事业单位自己编报,财政审核后批复给各行政事业单位,同时下发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二是单位的理财机制不变,即资金的使用权和审批权仍在各预算单位;三是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即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收支仍由各单位审批并承担相应的会计法律责任。其基本职能是:在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代理各单位行使资金结算、会计核算职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纳入集中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一律注销原银行帐号,其各项资金的收支由核算中心严格按规定的标准和相 应的科目列入预算,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管理。各行政事业单位所有开支在单位领导审核批准的基础上,再经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入账,从而保证了各预算单位开支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专款专用,可以有效地防止资金相互挤占、挪用。所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不仅可以加强对各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的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会计集中核算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有效补充,可以使财政监督深入到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具体参与和了解预算编制及用款情况,从根本上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主体及责任的定位
按照《新会计法》的要求,会计主体及责任仍然是纳入集中核算中心的各行政事业单位,而不是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因办,实行集中核算后经济活动的主体、权利没有变,经济业务活动及财务收支活动都由各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决定,会计核算中心不得干预。核算中心监督的重点是审核原始单据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财经制度的规定等。至于各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经济活动凭证的实际内容是否真实,会计核算中心无法监督和管理,必须由单位负责。核算中心对凭证进行准确分类、正确记录、及时结账、生成报表,及时向单位提供信息,做好会计档案管理。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身份定位
独立性是确保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条件。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会计人员的编制、组织、人事、工资关系全部转到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机构,由其统一管理,从而改变了原来会计人员以单位管理为主的体制,保证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进行约束、控制甚至打击报复,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敢 于监督;另一方面割断了会计人员与各预算单位经济利益联系,使会计人员个人利益不受单位经济状况的影响敢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监督,有利于会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职责。当然,这种独立性决不是做“钦差大臣”,作为被管理单位的会计,还必须履行管理职能,对所管理单位负责,为搞好财务管理出谋划策,在上传下达、化解矛盾、平衡关系方面做出努力。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与各核算单位财务管理的定位
现阶段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依据的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相分离的原则,但分离不能造成脱节。会计核算中心的重点是行使日常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但参与各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资金筹集、正确执行财政部门批准的经费预算和财务计划、财产物资管理、财务处理办法、业务计划的制定、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等职能不变。总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应是各单位会计核算的承担者,资金运行的监控者,财务关系的协调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为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比较突出的优点: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到核算中心统一核算,在运用先进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础上,核算中心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从而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财政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实现了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支出的全程监督,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财政资金挤占、挪用、截留、浪费等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财政资金的合理调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支出单位的财政资金集中在核算中心的统一核算账户,有利于财政部门对其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使资金调度更加灵活,防止财政资金的沉淀滞留和使用效率的低下;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财政资金管理分散,各行政事业单位多头开户、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逐步实现公平分配,提高行政效能。在原来分散核算体制下,由于依法理财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财政资金支出管理缺乏严密规范的监督机制,导致各行政事业单位严重的分配暗箱操作和随意性大的现象。不少单位领导为了改善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超越有关制度规定甚至非法通过一些创收来筹集资金;少数行政事业单位不顾财经纪律,挪用转项经费,随意将单位的专项资金当作福利资金,给小团体发放奖金福利补贴,使各行政事业预算单位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这种苦乐不均的状况,不仅造成攀比之风盛行,还影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正常岗位的轮换,以至出现行政不公的现象,阻碍行政效能的提高。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取消了各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单位所有个人奖励发放都必须进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核算,大大提高了干部职工福利待遇收入的透明度。从而为切断权利与利益的直接联系,逐步实现公平分配,为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的成立,作为财政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样,他也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增强工作责任和压力,激发工作人员高效率完成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