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和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是商科各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北京服装学院2006年起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以来,该课程不仅作为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而且还作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必选课和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商学院学习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是介于会计学、财务学、管理学、经济学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在授课的过程中既要强调理论又要重视实践,既要讲解分析之术又要传授分析之道,既要具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还要善于文字描述,课程授课难度大,如何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有兴趣并且能够有效使用会计报表信息,已成为会计学界的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借鉴研究性教学思想,总结5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读书笔记提问式研究、专题论文分析式研究、财务分析报告实验式研究(简称“3R”)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旨在更好地开展该门课程的教学,确保商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开展3R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率先采用财务报表分析技术的是美国的银行家,他们依据财务比率对贷款者的偿债能力以及信用情况做出衡量与评价。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报表分析技术又逐渐被投资人和一般工商企业所借鉴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用于企业投资价值分析和企业内部管理分析,可见,《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不是静态的、线性的、序列化的,而是动态的、非线性化的、开放的课程体系。在当今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技术领域、金融领域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和变革层出不穷,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加大,财务报表分析无疑成了一个复杂而充满变数的学科。《财务报表分析》教学的关键不仅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及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技能,更在于对学生系统使用财务等相关信息,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讲授式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存在着重知识轻思维、重记忆轻运用的缺陷,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抑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研究性教学模式则不同,研究性教学是伴随研究性大学的建设而提出来的,高等教育教学的重心应从传授知识转移到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上来,采用现代教学方法,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和文化的接受者变成探索者,研究性教学的根本特征是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标准,激励学生主动而非被动式的学习,鼓励学生成为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者。显然,研究性教学模式更适用于以应用特点见长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