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学校高校财务管理论文 > 中国历史上城乡一体化的考察

中国历史上城乡一体化的考察

中国的城乡一体化是伴随着由古至今的中国城乡关系发展逐步提出并确立的,所以若想研究中国城乡一体化路径,则必须对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有一个初步了解。中国的城乡关系具有着由出现一分离一对立一互动一融合—体的演变趋势,而城乡发展则贯穿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等整个历史过程,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城市与乡村的具体关系有所不同,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民大众的期望,城乡逐步走向融合、一体的大趋势不可阻挡.在此,将通过对城乡关系演变历程的总结得出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所需要的必备条件,为下文进一步分析城乡一体化路径打好研究基础。

中国古代社会—城乡的出现与分离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最原始的城乡形态开始形成。封建君主制国家的成立打破了远古时代部落集居的生活管理模式,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周围散落许多自然村的城乡雏形。此时的城乡关系是分离的,乡村完全附属于城市,只存在乡村向城市的单向输入,不存在城乡之间的双向输出。即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文明的绝对中心,国家所有一切事物都听从君主的意愿与调配,而乡村的义务则是向统治者及城市提供一切生产和生活必需品,维护并受制于国家机器的运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只是基本以农耕业为主,存在少量的手工加工业,贸易项目和形式单一,生产力水平落后,整个国家的运行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环境中。

中国近代社会—城乡的对立 到了中国的近代社会,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大举入侵,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些外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渗透到中国的沿海大城市和港口,对外贸易也开始有所发展,形成了现代工业部门的雏形。在此阶段城市是被掌握着近代工业部门的西方列强所控制,而乡村则是被掌握着传统农业部门的地主所控制,此时城乡之间呈对立局势,并且已经初显中国式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仍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工业经济发展缓慢,但是这种外来“嵌入式”的工业经济结构已经开始动摇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封建统治,城乡互动的时代即将到来。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