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会计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自教育部2007年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会计专业人才更是成为各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管理会计学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与财务会计等传统会计课程相比,管理会计课程强调学生通过整理、分析会计数据资料,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因此,也要求学生在学习管理会计时能更加主动地学习,以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企业实践中。然而,在当前的管理会计教学中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结束后,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将有关知识应用到管理会计实际工作中。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改变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能够主动、积极地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进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风格与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分析
教学效果是学生和教师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与对象,其学习风格会影响自身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进而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确定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习风格理论 对于学习风格,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西方许多学者从各自的角度阐释学习风格的内涵。较有代表性的是Kolb(1999)依据其所提出的经验学习理论,发展了学习风格理论及量表,即以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主动验证来区分学习风格类型。Keefe(1979)从信息加工角度所确定的学习风格定义:“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此外,Felder和Silverman (1988)把学生分成了五种类型:感觉/直觉、视觉/语觉、归纳/演绎、冲动/反思、以及序列/整体。通过分析以上学者有关学习风格的论述不难发现,学习风格涉及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思考习惯。
(1)认知能力。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通常是指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的情况。
(2)思考习惯。一般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思考习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学习风格受认知能力和思考习惯这两个因素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改变学生的思考习惯。事实上,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主动认知、积极思考,进而改善学习风格,对教学效果起到推动作用。
(二)学习风格与教学模式的匹配分析 教学模式受到学习风格的影响,所以不同教学模式可以看作是认知能力和思考习惯这两个因素的函数,即:
Mi = f(Si , Hi) (1)
其中,Mi 表示具体的教学模式,Si表示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Hi表示学生不同的思考习惯,f(・)代表了相应的对应法则。令Si =Sp,Sn ,其中Sp表示学生主动认知;Sn表示学生被动认知。Hi =Ht,Hn ,其中Ht表示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思考;Hn表示学生在学习中不进行思考。在式(1)中,由于Si , Hi 分别有两种不同的取值,这就对应了四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1)当M1 = f(Sn , Hn)时,为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讲授,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书本中的知识,同时在教学中,也不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地思考,只要将所学知识记住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属于记忆性学习。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点,即有利于教师主动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也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无法适应以后工作的要求。正因为有这些缺点,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2)当M2 = f(Sp , Hn)时,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习知识的讲授,而且也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更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3)当M3= f(Sn , Ht)时,为培养学生思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其重点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而是学生对于有关知识的思考。通过这种思考,有利于学生对现有知识的举一反三,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
(4)当M4= f(Sp , Ht)时,为培养学生全面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地思考;而教师的讲授则成为教学中的辅助手段,仅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补充。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改革,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尽快适应毕业后的工作要求。但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要求较高,如果学生之前没有接受过类似的训练,有可能出现不适应,甚至是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学习风格导向的教学模式改进
针对以上三种教学模式创新,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全面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我校会计教研室对本学期管理会计这门课进行了教学改革,在课堂中分别引入学习点津、老总讲座和秀课等教学内容,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一)学习点睛 为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我校引入管理会计的辅助教材――学习点津。学习点睛主要包括了教学安排和背景知识两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学习点津中的内容进行预习与复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与传统教学大纲相似,学习点睛也包括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所不同的是,其中还包括了预习内容、背景知识、思考内容等,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可以说,学习点睛构成了管理会计教学新的授课逻辑框架。依据学习点睛,学生在课前就能清晰地把握管理会计的流程,并能更好地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二)老总讲座 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管理会计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本课程对全面预算这一章设计了老总讲座。所谓老总讲座就是将企业财务总监请入课堂,为学生就某一块管理会计内容做具体的教学讲解,以增强实用性,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为此,专门聘请了浙江某著名制药企业财务总监给学生讲授全面预算。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全面预算相关知识有前期了解,授课教师还要向学生进行基础理论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全面预算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公司财务总监根据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向学生进行具体讲解,同时,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通过这一教学方式改革,能够使学生对全面预算的相关内容进行反复思考,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秀课 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学习能力,我校在课程中加入秀课环节。秀课是在学习点睛与老总讲座基础上开展的。所谓秀课,是指针对管理会计某一模块内容,教师不在课堂上进行相关课程的讲授,而是在班内形成小组,让学生自己搜集与此模块相关的知识。经过组内资料搜集、分析与讨论,形成对某一模块相关问题的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各小组选派代表在课堂上为其他同学讲解该模块的内容。针对本学期的管理会计课程,我校所选定的秀课内容是某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分析报告,教师通过侧面引导学生制定可行性报告,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考习惯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校所采用的具体改革措施与教学模式创新的契合可由图2表示:
四、结论
为了克服以往教学中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应重新设计教学模式,进而使之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风格,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以管理会计教学为例,通过设计学习点睛、老总讲座、秀课等学习风格导向的教学内容,确立了学习风格导向的教学模式,希望通过改善学生的思考习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学习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受时间限制,本课程教学模式刚刚采用了一个学期,尚处于改革实验阶段,教学效果正在通过问卷形成反馈,初步分析发现,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然而,还没有形成量表形式的系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一些教学内容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更新,但随着该教学模式在今后的进一步运用及深化,将会得出更具针对性、更有意义的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