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教育系统的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财政的监督指导下統一办理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往来结算业务,并对日常财务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反映、指导的一种新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实行会计集中管理是一项新生事物,是财务管理模式的重大改革。我校是去年下半年第一批进入会计核算中心教育分中心的单位之一。现就我在工作实践中的几点思考,与大家探讨。
一、加强内部建设,规范、完善制度。
根据市财政局文件精神,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保持“三个不变”,即预算管理体制不变,单位理财机制不变,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根据以上三不变原则,联系本校实际,我们做了如下几点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市财政局和教育分中心要求,我们首先强化了基础管理,对原有的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在这一点上,我校从校长到财会人员都有较好一致的认识,先后建立健全了各项基础管理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经费审批制度”,“会计人员职责”,“出纳人员职责”,“收费管理制度”,“资产保管制度”,“年度收支预决算制度”等财务规章制度,以便今后明确职责,规范操作。
2、财务部门是每个单位的资金结算中心,即资金(或物品)的进出,无论数额大小,都必须经过财会人员之手。因此,财务部门也应理所当然担负起加强内部财务管理的责任。为此,我们的做法是:(1)、组织教职工学习市财政局、教育分中心有关文件,统一思想,明确认识,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以及有关报销凭证的填制,发票的粘贴要求作详细说明,今后对不符合要求的的凭证,财务部门将拒绝报销;(2)、针对学校财产物资管理上存在的倾向,要求教职工树立钱物并重观念,根据学校现有财产物资分布范围较广的情况,我们采用分级管理办法,有学校领导全面负责,按各类设备、仪器、校产的使用情况,由各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如房屋等资产归总务处,其余分属有关科室负责。总务处按市教育局统一格式,建立财产物资总账和明细账,运用会计科目核算,并定期检查财产物资的使用情况,年终进行校产清查盘点,做到账物相符。同时对固定资产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维修保养,使房屋、设备等及时得到检查,排除隐患,防止设备早期或意外损坏,做到物尽其用,提高财产物资的使用效益。(3)、按财务制度要求,年初做好综合预算资金收支计划,分清资金渠道,加强资金的管理;及时将各项预算外资金收入解入财政专户,不坐收坐支,严格按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做到收入合法,支出合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学校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学校的各项经费支出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大额开支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加强票据管理,建立票据台账,做到领用、结报均有记录,经常性地对本单位的票据使用情况进行核查;严格控制接待费用的支出,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努力搞好廉政建设;(4)、严格控制备用金的使用限额,不坐收坐支。这样做使人人懂得实行会计集中管理后对财务上的要求将是更加完善,规范。
3、做好上级下拨款项、往来款项、固定资产、备用金等学校备查账簿的基础工作。为日后与核算中心账目数据相吻合作好充分准备。
二、配合核算中心做好结报工作,努力完成核算中心交给的工作任务。
一种新的财务模式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财务实践活动和财务理论研究。需要许许多多会计,财务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的努力。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在向核算中心结报前我们对每笔业务进行认真复核,即原始凭证是否合法、规范,填写是否完整、正确,对每笔业务签字是否完备(即经手人,验收人或证明人,审批人),开支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本单位内部财务制度规定,对不完整,不正确的报销凭证,我们及时请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补填或重填,坚决杜绝非正规的发票、收据及白头条子作报销凭证。
2、结报凭证按款项整理,粘贴,并填写专用报销凭证,然后复核专用报销凭证与所附原始凭证内容,科目列报和金额大小写是否相符,最后在专用报销凭证上签章。
3、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有的数额较大的上缴款项,在备用金限额不足支付的情况下,我们及时与核算中心领导协商做好上缴款的委托付款工作。如电大上缴款项,教师学历进修上缴款项,普通话测试上缴款项等额度较大的费用,在无法取得正规发票的情况下,我们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说明情况,请他们尽量先开票并发传真到本校,将正规发票复印件与催款单一起到核算中心将上缴款托付给有关单位,,等到正规发票寄到后再到核算中心将复印件调换。我们这样做,得到了核算中心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支持和谅解。
4、及时做好上级下拨款项,往来款项,固定资产和备用金备查账簿的登记工作,并及时与核算中心核对。
5、积极参加市会计集中核算单位主办会计同工种的竞赛活动。有句话说得好:“人无压力轻飘飘。”经常有人在盯着你,这就是压力。而对想做事,想把事情做好而且有思想准备的人来说,这种压力会变成动力,会通过克服压力出色地做好工作来体现自己的能力,这种逐渐增强的能力,就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资本和财富,给自己带来十分得意的选择。我们知道,竞赛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竞赛,进一步提高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实践后的思考。
记得在新制度推行之初,我校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认识,一种持肯定态度,认为会计集中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而另一种却持否定的态度,认为集中管理弊大于利,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在实践工作中我们认识到,随着改革实践的逐步展开,会计集中核算将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那么会计集中核算究竟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1、实现资金的调度,有效利用闲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从我市情况看:近几年来我市教育得到迅猛发展,教育的投入需求量相当大,尽管政府和社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建设资金还是非常紧缺,一些学校都要靠贷款搞建设,我市的学校基本建设贷款数额大。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后,所有纳入集中管理的学校的资金全部集中在一起,存款余额巨大。可实现闲置资金的有效利用。虽然这项制度目前我市还没有实行,但从全国各地实施情况看,在财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时间不会太久了。
2、能节约资金,杜绝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可以减少学校开支上的随意性。杜绝超标准装配,装修,实现资金合理利用。把有限的教育经费用在刀口上。
3、加强了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是围绕组织机制、对象、范围、政策依据以及动作方式等建立的经济监督体系,现在单位的绝大部分会计不是不想履行会计监督职能,而是客观条件下不允许独立履行会计职能。财务集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为会计人员履行职能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保护了领导干部。原来财务管理模式,容易形成单位领导对财务收支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上财会人员对单位的依附,不敢监督,导致业务监督的弱化和财务管理的混乱。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后,会计监督职能加强,消极腐败现象会得到有所遏制。
4、确保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在过去的管理模式下,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合法性存在问题大,主要反映在白头条子充当合法凭证,会计人员虽然知道,但由于单位领导已审批签字,不便干预被报销了,久而久之,造成白头发票数量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人员将更重视合法性的一面,虽然现在白头发票换成了正规的税务发票,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真实发票的增加,由待于今后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总的来说,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国家,单位和个人都有积极的意义,虽然在新制度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是难免的。这些问题可以实践中去解决,如备用金额度太少等问题。只要我们积极去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相互之间多交流,取长补短,会计集中核算这一新生事物一定会发挥更大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