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行政预算管理论文 > 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探讨

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探讨

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对策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概述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指事业单位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或社会目标,通过预算编制,内部控制、预算执行,预算业绩考核等程序,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进行管理的活动。由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率进行管理,因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够为事业单位有效的集中国家财政资金,并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进行很好的监督和控制,因而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预算管理可以实现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
  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多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因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通过编制财务收支指标实现对国家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将财政资金分配到最需要它的事业单位和部门,由此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财政资源的不合理浪费。
  (二)预算管理可以优化财务收支结构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通过编制可以量化的财务收支指标,对财务收支指标的实际值和预算值进行对比,查明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根据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总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够科学安排财务收支,优化财务收支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预算管理能够实现事业单位总体目标
  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监督手段,发挥着编制、执行、控制和监督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有助于事业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此外,由于预算管理制定的财务指标具有可考核性,因此,预算管理可以强化事业单位考核工作业绩,提高各员工和部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对预算管理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对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其一,无论是事业单位的管理层,还是事业单位的普通员工,对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没有清楚的了解,因而难以调动各部门及员工执行预算的积极性,预算的科学性也难以保证。其二,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如预算制度、预算执行及具体考核办法等方面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导致预算管理体系残缺不全,难以发挥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其三,某些事业单位在没有充分的调研论证的前提下执行预算,容易导致预算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导致财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由此导致工程项目进度的延误等。
  (二)预算编制不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首先,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没有可靠的依据。如人事、财政、劳动等部门都有与经费开支有关的政策规定,导致财务部门预算编制的依据严重混乱。因此,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编制预算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其次,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多年来,事业单位一直习惯运用“上年基数 + 本年调整”的方法编制预算,此方法没有考虑事业单位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由此导致规模较大、发展较快的事业单位因预算过小,资金匮乏而阻碍了其发展。最后,一些事业单位为调整和追加预算而专注于凑足预算金额,没有对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和规划,因而难以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致使预算在执行中失去刚性。
  (三)预算执行不规范,预算组织机构不完善
  首先,由于事业单位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部分事业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预算组织机构;有些事业单位即使设置了专门的预算组织机构,但也是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预算组织机构的作用。其次,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应纳入单位预算,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但部分事业单位私设账外账,截留、隐瞒财政资金,并没有将预算外资金纳入单位统一预算中。此外,由于很少有事业单位将预算执行情况与员工绩效考核相挂钩,导致预算执行时缺乏普遍约束力;同时事业单位财政支出审批不严、随意改变资金使用用途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严重浪费,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随之下降。
  (四)预算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控制体系不健全
  良好的预算监督机制对预算管理至关重要,它为预算制定和预算执行提供保证。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其一,事业单位内部缺乏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因而不能对预算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全面严格的监督,致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被及时的发现。其二,事业单位外部没有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多重视对预算结果的审批和预算拨款,而对预算管理缺少明确的监督、约束机制,因而不能及时的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面的信息,这不但会削弱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也会降低事业单位外部监督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三、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改变思想意识,加强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事业单位应意识到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不但涉及面广而且耗费时间长;同时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应需要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此外,加强预算管理能够优化事业单位财政资源的配置,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因此,事业单位应在时间或人员配备上,对预算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强化预算管理需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事业单位可采取多种措施强化相关人员的学习,努力提高其专业素质,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维护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最后,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时应进行科学的调研活动,保证预算的编制能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实现预算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有效作用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