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预算应用于企业管理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历史。由此延生的全面预算管理早已成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企业必备的、基础性的管理制度,是投资者和企业家管理运营企业的一种必备的管理方法和工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不断发展,全面预算管理也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必备的、基础性的管理制度。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建立健全符合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和客观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简要分析我国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缺点,力争从分析问题入手,进一步探讨解决的途径,促进全面预算管理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 问题
预算的概念起源于国家预算,指国家为了筹集、使用和分配财政资金,按照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具有法律地位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企业预算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预定期内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按照一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企业在预定期内经营活动的总体安排。它是企业在对历史的运营结果和对未来进行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的量化表述;是围绕企业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对预算内资金取得和投放、各种收入和支出、经营成果与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统筹安排。
我国并没制定有关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大多企业都是借鉴外国企业的一些管理经验,再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应用。很多企业在施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
1.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1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目前,从形式上来说,大多数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且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于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能够积极推进公司经营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利于公司综合盈利和科学管理能力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大多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公司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负责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由财务部门兼管。在施行全面预算的初期,可以由财务部门来组织实施,或由财务部门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因其熟悉公司的财务运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财务部门只能从财务的职能或角度去从事预算管理工作,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以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导,对公司资源的统一配置,来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并要得到生产、销售等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甚至要求全体员工参与,才能成为全员的预算。使预算不停留在由财务部门兼管的表层次管理。
1.2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方式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科学。
有的公司存在沿袭传统预算管理方式和手段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从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方式方法角度来说手段仍然显得比较单一,编制效率亟待进一步提升。相当一部分公司没有定期更新全面预算编制的计算机工具,沿用以往的传统模式,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工作效率。当前我们处于信息化社会,各类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信息化手段层出不穷,此类信息化工具和手段对于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数据收集、分析检查、核对汇总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需要及时采用先进的手段和方式。同时,随着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原有的全面预算管理的计算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特别是预算编制效果难以得到精细化的程度和要求。
1.3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向任务目标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有的公司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可能是形式上的加强,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向、任务、目标要求等方面仍然不够明确。实践证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能够充分体现出现代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年度计划等方面,以期合理优化配置公司的有限的优质资源,确保公司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有的公司将公司发展目标实现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完全割裂开来,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没有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全面加强公司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有的公司将全面预算管理指标进行定性规定,没有明确的定量目标,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各项任务目标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导致公司的各类优质资源分配不合理,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进一步下降。针对这些问题,在实行预算管理时,从预算的编制开始就要充分考虑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以年度经营计划为预算的前提,使预算管理为战略目标服务。
1.4全面预算管理重编制,轻执行、轻分析。
现在很多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在预算编制时,花很大力气去组织完成,确保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可执行性,并经过层层审批,最后完成了预算的编制。随着预算编制的完成,并得到了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审核通过并下发执行,预算管理的工作就以为都完成。这样花大力气编制完成的预算,没有真正去认真执行和落实,放在一边不管了,预算就成了一纸空文,并没发挥预算管理的的作用。难予使预算成为指导经营活动的管理工具,优化企业资源。
2.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2.1进一步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领导。始终坚持公司主要负责人牵头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更加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将其上升为与公司实施发展战略同等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建立健全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管理机构和工作机构,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必须坚持“亲自抓”,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办法,将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和执行情况与部门工作人员和负责人的年底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遵守全体职工的主体意识,鼓励和引导职工参与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来,发挥出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全员参与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浓厚氛围。在公司内部,加快营造和牢固树立科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坚持全面预算管理紧紧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方向,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上升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培育和造就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作为公司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举措。所以,一定要及早成立专门预算管理委员会等的预算职能部门,直接向董事会等机构负责,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的作用。
2.2进一步创新全面预算管理的运行模式。
建议公司建立健全创新型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促进作用。紧紧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科学设置相对独立的、具有前瞻性和权威性的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隶属于任何一个部门,而是受到公司董事会的直接管辖和领导,下设日常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吸收财务、生产、销售等部门的负责人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年初,研究制定全面预算管理责任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进一步提升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效率,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生动局面。要充分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全面预算管理机构的重要作用,积极借助公司不同管理层次的力量,将公司的预算都严格经过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审批。日常办事机构能够及时通过采取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方式和手段,科学安排公司预算,严密监控公司预算的执行,并且动态对于公司各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记录,根据记录的结果,对照公司的考核奖惩依据进行相应的激励、惩罚,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2.3进一步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方法。
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必须首先要十分明确公司的预算管理目标任务,将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作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和贯彻实施的具体过程,一切全面预算编制都是从公司的发展目标为依据的。结合公司的发展实际情况,科学测算出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方向、主要内容和手段模式,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清晰的反映出公司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重点和目标方向。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趋势选择,可以采取审慎的态度,既不能过于激进,也不能过于保守,既要确保公司发展目标的能够顺利实施,也要确保公司全体职工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工作积极性。建议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由公司董事会具体确定公司的总体目标要求和部门目标要求,要求每一个基层生产单元根据公司的总体目标要求研究制定本单位、本部门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方案,由日常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汇总整理,根据汇总的情况和资料进行编制预算草案,最终成为正式的全面预算计划。在公司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突出工作要点,重点包含公司的财务方面的预算、经营方面的预算和特殊决策方面预算等重要类别,确保公司的预算目标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得到得到切实的保障。
预算管理只不过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全面预算管理是降低实际成本,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成本管理的领域中,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被加以运用,并且在很多企业开始推行。我公司从2007年开始试行全面预算管理,经过六年的实践,摸索了一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办法,在实施过程中也碰到了不少问题,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更好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