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志霞① 于晨光①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743(2003)04-0050-01
成本核算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有效地“嫁接”到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之中,是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医院管理水平的象征,也是医院经济管理发展的方向。现就目前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医院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核算的组织机构 目前,较普遍的做法是新成立一个机构或部门来单独承担成本核算工作,财务部门无形之中只充当了一个出纳的角色。医院有两个独立经济管理部门容易产生相互扯皮的现象。
2.医院成本核算级次的确定 毫无疑问,成本核算级次划分越细,核算出来的成本就越准确,越有利于控制,越有利于成本和利润的考核;但划分得越细,付出的管理成本也就越大。
3.管理费用的分摊 成本费用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很容易归集到某一成本核算单位或成本核算项目上;而间接费用的分摊则相对较难。目前,许多医院对于行政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费用没有进行分摊,房屋折旧费也没有计提和分摊,医院的成本核算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全成本核算。
4.成本核算的分析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的预测、控制和管理缺乏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有时只凭经验行事,制定的计划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对 策
1.更新观念,营造氛围 各级领导首先要带头更新观念,充分重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医院各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主动想办法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职能部门要大力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正确认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成本核算的目的、意义、概念和内容等,不能把成本核算仅理解为是医院进行奖金分配的一种手段,切实使全院员工在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中,明白和确立成本核算的概念,强化成本核算意识,自觉培养开源节流、堵漏降耗的良好习惯。
2.建立机构,提高效率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在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中,需要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应将现行的经济管理部门与计划财务部门合并成立医院财管部,实行院级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取消财务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自成体系的管理体制,以期实现医院经济核算与经济管理工作的规范、高效、统一。
3.建立制度,健全系统 从医院实际出发,依据财务管理,妥善解决医疗成本核算管理的运行机制问题。针对医院的特点,理清管理思路,建立成本制度,健全成本核算系统,制定各种相关政策及核算办法等。同时,在核算手段上,要实现计算机网络化、自动管理,以提高医疗成本核算的效率。
4.引进人才,培养队伍 当前,亟需解决的是加强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卫生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要重点培养既懂经济管理知识、会计知识,又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计算机技能的复合型卫生经济管理人才,必要时,可通过引进人才的办法加快医院经济管理人才建设的步伐。同时,对现有财会人员积极采取培训和送出去学习的方式,以加速经济管理人才的成长,着力提高经济管理人才队伍整体业务素质。
5.正确划分核算级次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可以划分为多个级次,如院级核算、科级核算、单病种核算等,成本核算级次划分得越细,核算出来的成本越准确,越利于控制成本,越利于成本和利润考核。但划分得越细,付出的核算成本也越大,难以取得管理与成本的最佳效益。鉴于医院目前经济管理水平相对偏低,核算级次不宜在一开始划分得过细,在划分级次的过程中,应从长计议,制定切合实际的级次核算方法。
6.合理分摊管理费用 医疗服务项目的繁杂,使医疗成本的构成多样化,导致分摊烦琐、复杂。医院要实行全成本核算并准确分摊各种间接成本,首先要完成各供应保障部门和管理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并将其作为间接的管理成本分摊到各直接收费的医疗服务单位,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全成本核算才能够完成。其次,要善于利用先进的计量手段实施有效分摊办法并加强管理。费用分摊办法有多种,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能细化到相关科室进行细化处理,不能细化的按人均分摊或不分摊,但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严格加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