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根据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结合工作实践,探讨适合高职教育特别是会计专业的办学思路。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会计专业 双证书
自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到2004年底已占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施的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组成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摆脱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和完整性的制约。设置的课程不是中专课程模式的照搬,就是普通大学课程的翻版,没有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较为模糊、笼统,更多地重复着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从教材到教学模式一味地模仿本科的办学思路,缺乏职业教育应有的职业特色。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一条适合高职教育特别是会计专业的办学思路。
一、高职会计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会计专业的教学要着眼于企事业单位职业标准框架,组织和开发新型的、适合职业岗位特点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确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产学结合、实施“双证书”教育、建设实训基地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胜任会计岗位工作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具体地讲,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以企业会计岗位特点为基本依据,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财务制度,使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具有先进性。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模拟实验课程,在会计模拟实验中要结合最新的信息技术,尽可能模拟出现代企业多变、复杂、竞争的经济环境,一方面让学生接触到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的填写与审核、日记帐的登记、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的登记、科目汇总表等核算组织程序的运用以及会计报告的编制等工作内容的操作;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现行的财务模拟软件,让学生从会计手工操作向电算化过渡,实现会计工作处理的电算化。
2.产学结合,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坚持产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学校与企业相互沟通,一方面将企业的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请进课堂,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边实践边学习。采用订单式、委托式等多种培养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
3.实施“双证书”教育
将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和《初、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融入学历教育体系,使学生获得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重构课程体系
以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坚持“教、学、做”三合一的基本原则。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彻底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与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考试紧密衔接。
5.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时,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围绕所需能力,形成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二、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后,应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水平考试一级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电算化证书,优秀学生可取得初、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面向社会生产、建设、管理、以及与会计信息服务有关领域的一线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会计诚信和敬业精神,具备会计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重点掌握从事会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能力和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及其相关技能,能够通过职业培训或自学等继续学习的渠道达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高职的会计专业教学,应充分结合会计职业岗位对培养对象的要求,并以此确定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采取综合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安排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改革入手,对会计专业的若干课程内容,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适当予以调整、简化,删除空洞的或与本专业不是密切相关的内容,增添会计实践中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根据现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近几年笔者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对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较为全面的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应当涵盖如下内容:填制凭证能力、登记账簿能力、出纳核算能力、总账核算能力、报表管理能力、资金管理能力、工资核算能力、应收应付款核算能力、固定资产核算能力、购销存核算能力。此外,还应当培养基本的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英语阅读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核算能力,会计电算化应用能力。
图1 高职会计专业职业培训课程体系(图略)
笔者认为,这套职业培训课程体系既能反映会计岗位对该类型人才的需求,也能体现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并能对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做出有效的质量评价。毕业生完全可以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考取国家统一认证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甚至初、中级会计职称证书,从而提高了毕业生在职业市场的求职竞争力,同时还架起了一座学校、企业、社会互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问题及在我国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2,(3)
[2]李长春.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职会计的健康发展[J].经济师,2004,(2)
[3]郝玉贵.知识经济下的会计教育模式的创新[J].经济师,2004,(3)
[4]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途径及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01,(10)
[5]毛波军.高职会计改革之我见[J].孝感职业技术学报,2000,(3)
(作者单位:1.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8;2.泰安市高级技工学校 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