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日前,中国首批70家“国际信用企业”问世,中国石油天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国内著名企业获得国际信用5A级别。
“首批70家信用企业的评级采取了严格的定向申请报名方式,报名的企业包括两部分,即国有大型企业和地方优秀企业。获得国际信用的70家企业都是经过严格的报名申请、初选评级最后到复审的八个流程,才脱颖而出的。”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常务秘书长张笑宇向记者介绍了首批国际信用企业的流程和由来。
本次评级工作的另一个主角——邓白氏国际发展高级副总裁余以恒说:“我们的评级主要方法是5C,分别指的是客户的个性(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鄄tal)、抵押(collateral)和情况(condition)。由低到高按A、B、C、D、E划分五级风险指数,即“A”的风险指数最低,信用度最高。此次的评级是非常严格的。我们重视公司本身的财务状况,有无抵押品等,更重要的是公司本身的个性、企业班子、管理能力、以前的记录,包括还款、有无被人起诉、公司有无拖账现象等等。首批国际信用企业将是中国企业中优秀的代表。”
据了解,目前企业信用的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主体相互拖欠。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相互拖欠货款,贷款方拖欠银行,经济活动主体偷、逃、骗税的现象在全国各地仍然相当程度的存在。二是商业合同随意违约,不兑现承诺,随意不履行合同而导致的违约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假冒伪劣产品众多。不法厂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质量欺诈、商标侵权、专利侵权的范围已渗透到了生产、销售、融资、借贷、竞争等各个方面。以上这些失信的现象严重地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运用信用评级来推动信用风险管理,是国外工商界普遍的做法,在国外,一个信用评级不高的企业,是无法获得市场份额的;但在中国,信用评级并不普遍。“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私营企业的迅猛成长,目前正是推进信用建设的较好时机。我们应该加快运用西方国家的经验,再加上立法及其他手段,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促进信用制度的建立。”张笑宇告诉记者。
不过,首批获得最高信用级别的70家企业还要等待最后的公示评定,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合作部部长王毅涛说,这些入选企业正在向社会进行公示,提请社会公众监督,在公示期间,公众如果对这些企业的信用等级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投诉,那么评选机构将重新负责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