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院校多由过去的中专、技校升格而成,是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视,对其投入也不断扩大,作为学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对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从目前职业院校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总体上能够按照法律规范和财务制度进行管理,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政策和制度,确保职业院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紧张,经费支出效率不高
一方面表现为办公经费不足,但同时又存在许多浪费现象,如跑、冒、滴、漏现象频出,长明灯、长流水情况常在,这些现象固然有其客观原因,但也不能否认管理不严是浪费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经费紧张和乱花钱现象并存,如设备采购把关不严。某些设备采购不考虑实际需要,盲目追求数量和先进,致使有些设备由于价格较高平时不舍得用,有些因技术过于先进而无法使用。在办公用品采购中更是乱象丛生,无计划采购、超范围采购、虚报项目采购等均导致财务管理失控。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价值反映不实
其具体表现是重建轻管现象严重,如仪器设备求大求新、重复购置,购入的资产使用效率低;资产管理混乱,家底不实,有的有账无实,特别是一些电子产品如电脑等,更新换代较快,新购的及时入账了,但替换下来的旧的却无处查找,致使账实不符;有的有账有实,但实物已报废多年,失去了原有的实用价值,却没有履行报废手续,使得期末资产负债表等会计资料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实际资产,信息失真。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和核算方面,重固定资产轻无形资产,不设无形资产账,购入时直接列支,导致事后难以查找,容易流失。
(三)业务招待费管理控制不严
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外联系增多,业务招待费也随之增加。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将请客、送礼、旅游、娱乐等项目均列入招待费;有的不管是业务关系单位,还是个人的亲朋好友,只要有机会,一律“热情”招待,从招待外单位来客发展到内部人员互相招待,招待费成为经费行权人个人消费的无底洞,致使单位招待费用居高不下,甚至连年增加。
(四)货币资金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对货币资金只注重一般的日常管理,而缺乏其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资金闲置或不足,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如针对每年开学时学生费用交纳比较集中,学校财务部门只是将现金存放在银行确保资金的安全,却缺乏相应的理财观念,资金长时间大量闲置。在内部控制方面,按财经制度规定各单位必须建立相应的内部稽核制度,合理设置会计岗位,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舞弊的发生。
二、新形势下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职业院校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活力,因此职业院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管理意识,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财务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体制,严格预算的执行和监督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预算编制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按照新的预算管理要求,制定统一的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在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时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对每一笔支出项目都要进行认真研究,使全校资金结构趋于合理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建立相应的追踪、分析和评价机制,督促经办人员严格按预算办事;严格审批权限,控制经费开支,学校各部门的经费审批、使用,必须在年度财务预算额度或收支计划数额内使用,特殊情况下的超计划用款应按规定先行调整预算再予以审批,由责任人对其合理性、完整性和用款进度负责。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内部监督
依据国家的财经法律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内控体系和管理制度,层层落实,相互制约;建立事前、事后监督体系,相互监督。财务部门的不相容职务要分离;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各项业务收支活动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检查;成立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内部常规审计,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考核;部门权责分明,互相监督,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纪的,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且要与职务升降挂钩,使压力和动力结合,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为此,单位负责人要把好签字关,增强审批的责任感,严格按规定权限进行审批;单位财会人员应把好“报销关”,对各种业务凭证都要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核,对于违反收支规定、不合法、不真实、问题严重的单据杜绝受理,对于不完整、不准确的凭证资料予以退回、更正或补办。这是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实现节约开支的关键,对监督学校的经济活动、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三)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
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在保证其安全的同时树立理财观念,合理利用资金。对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打破专业与部门限制,避免重复购置和闲置,实行资源共享;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设立台账,对其增减、调配进行动态管理;建立资产清查制度,定期盘点。对于在教学和工作过程中购买和自行开发的教学软件等无形资产,按照新的会计制度应设置无形资产账,反映增加、摊销和减少情况,做好日常维护,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相关工作的开展。
(四)控制经费开支,挖掘潜力,降低办学成本
针对学校资金紧张、经费不足的实际,努力挖掘内部潜力,增收节支;合理使用资金,开源节流、减少浪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降低办学成本。从小处着手,杜绝长流水、长明灯现象,形成减少浪费人人参与的良好风气;对办公费、差旅费、通讯费、招待费等实行定额管理,制定必要的奖惩制度,以提高各职能部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除了平时要严格管理外,还要定期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利用学校人才、知识、设备等现有资源优势,通过举办培训班、专修班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增加收入。
(五)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加强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学习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使得账务处理更加快捷准确,会计人员从繁杂的记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为适应不断变化的会计政策、会计制度,要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根据财务工作特点和岗位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考核细则;对每个人的政治、业务素质等进行考核。随着职业院校人事、分配等制度改革的实施,学校领导、财务部门及其他部门对财务管理要有新的认识,财务管理部门本身要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把科学的财务管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作者:程春香 单位:山东水利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