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 扩 展 商 业 报 告 语 言(XBRL)是近年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电子财务报告数据格式,可将普通的企业财务报告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的数据格式,从而成为电子财务报告的“国际语言”。7月24日,我国“会计信息化助推会计强国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如何更好地推进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在我国的应用、如何健全完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从而强化会计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国自2002年即开始了XBRL的积极探索与实践。2010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财政部牵头起草的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使我国首次有了国家层面统一的电子财务报告数据标准。2011年12月23日,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在北京成立,其主要工作是为会计信息化工作和标准体系的长期规划出谋划策,具体包括,设计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总体方案;通用分类标准软件的功能规范和测试标准;XBRL格式财务报告的审计等。2011年初,财政部选择信息化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国石油、华能国际和国家开发银行等部分企业陆续实施,实施范围逐年扩大,今年又增加湖北、广西等17个省区市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包括全部16家上市银行在内的1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实施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XBRL的试点推广给企业带来了什么?据一些试点企业反映,他们在实施XBRL中遇到了不少现实困难。XBRL项目对英语有较高的要求,项目开展需要遵从的标准及指引的多数内容是以英语表达的,而且,为符合监管要求,公司形成的扩展分类标准中的元素及链接库也是以英语反映。另外,XBRL项目对会计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例如,在元素匹配方面,必须在元素名、类型、期间、借贷等属性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匹配。XBRL项目的应用技术难度也较大,例如,表格类的报表及附注大量使用了维度技术。还有,XBRL项目工作量较大,公司需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对通用分类标准进行大量的扩展,不但要扩展元素,还需分别定义标签、列报、定义、计算链接库。这也是让一些企业困惑的地方。“去年,在我和一些企业学员一起参加培训的时候,大家普遍反映这是一个相对难以理解的项目,一些从未接触过此项目的学员甚至坦言像在听‘天书’。”武汉大学教授、湖北省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欧阳电平如是说。
的确,XBRL作为专业性较强的系统项目曾经让一批实施者“头疼”过。尽管面对重重困难,业内专家普遍认为,XBRL将不断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石化财务部副总经理刘利君认为,XBRL技术是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改变了财务报告编制方式,使财务报告摆脱了格式的限制。中国海洋石油财务部总经理李洁雯也表示,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是继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后会计工作领域又一里程碑,对于提升财务报告质量和易用性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