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政府控制、银企关系与企业担保行为研究

政府控制、银企关系与企业担保行为研究

尽管当前国内许多文献研究了担保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担保所产生的风险,但要从深层次来理解我国制度背景下担保行为的成因和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决策与对策提供支持,更需要从地方政府控制、国有商业银行行为以及银企关系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本文以2001年到2003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政府控制、银企关系以及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由于上市公司中绝大部分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运行往往要体现政府的意志或利益倾向,同时由于债权方的银行也同为政府控制,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担保资格的审查会明显受银企关系影响,但这种影响对民营上市公司是不显著的。
受过渡时期改革方案所决定,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体现,企业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的市场主体,而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事务中的决策空间却得到拓展,就其掌握的资源和承担道德只能而言,实际上已成为具有独立利益和行为目标的“准市场主体”。在本文研究中,作者发现当地政府的财政赤字压力会迫使政府对所管辖的上市公司担保行为起到推动作用,而且这种影响也只有对国有上市公司才有用,对民营的上市公司并没有起到显著影响。
本文研究的政策意义体现为通过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源头进行挖掘;只有逐步强化对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企业的担保行为才会最终走向市场化。对民营企业而言,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是缓解其融资难的有效办法。对监管方来说,当前证监会大力加强了对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监管力度,连续出台了多部关于监控上市公司担保的相关规定,可以预见其对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将会起到一定的影响。
(马涛整理自《金融研究》2007年第3期,作者:罗党论 唐清泉)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