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析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析

一、管理会计的课程性质及特点



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管理会计是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相对应,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从而产生一系列信息,以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加强决策控制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需要的一套信息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内容。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理侧重于提供未来信息,向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它主要是满足企业内部各级管理部门开展决策的信息需要。管理会计的目标是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它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核评价经营业绩,在企业价值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



管理会计的教学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将管理会计工作所涵盖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进行本量利分析、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和全面预算的相关工作的基本知识,了解工作环节中的基本方法,为学生进行管理会计工作奠定知识基础,并引导学生为做好实践操作做好理论准备。其中,变动成本法主要解决产品成本构成、存货成本的估计问题;本量利分析研究产品销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决策是在现实的客观条件下,根据确定的目标,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和方法等作出决定的过程;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财务等方面的总体预算,是一种执行预算,数据要尽量具体化,以便各职能部门落实执行;经营成果分析介绍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分析和企业经营成果的价值分析两部分的基本内容。



三、管理会计的教学现状



在当前我国的高校中,一般都有会计学专业的管理会计课程,但其教学缺乏对管理会计实务的指导,偏重于专业理论教学,很少考虑实践教学或者基本没有考虑实践教学,导致管理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脱节,致使管理会计在企业实际应用中难以推广。



(一)课时安排少



一般管理会计安排在第五学期,教学课时在48课时左右,但是,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多,就是去掉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课程交叉的内容,其课时也只能满足课堂理论教学与相应习题案例的讲解,没法开展市场调查、实践调研等社会学习活动。导致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只重专业理论讲授,忽视实践应用指导。



(二)重复教学严重



主要体现在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复,其中,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可能重复的教学内容包括: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日常业务预算等。与财务管理课程重复的地方可能有资金时间价值、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批量、预测等内容相重复。



(三)教学偏重于理论



目前,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只有理论课型,没有实践课型。教学模式大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单向式教授专业知识,学生被动地听,对教师所讲解的理论知识与公式只是机械地记,只会拿着书本做题,却不知如何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和课型,对学生的实践应用缺乏有效的安排和指导,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导致学校课程教学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



(四)忽视对科学前沿知识的讲授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对管理会计的教学仍局限于对传统理论的教学,传统的管理会计的内容包含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测、决策、标准成本法、责任会计。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实践和经济理论的双重影响,从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到21世纪,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新市场环境的特征包括:生产顾客化、竞争国际化、变化常态化、竞争加剧使企业经营不稳定因素增加。这种竞争环境对作为经营管理决策工具的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有的传统会计方法和管理方法已很难适应新的生产组织和环境,必须作相应的变革,才能使新技术和新管理的效益得以体现。企业经营决策要求传统会计思想和方法进一步优化。于是,作业成本计算、作业管理、质量成本与计算、顾客盈利能力分析等管理会计新思想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对于关注外部环境变化,企业的聚会以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基础,更加留心市场变化的动态,更加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讲解得较少。



四、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在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诸要素中,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法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变量,也是目前会计教学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研究,在教学设计上突出管理会计实务,以满足企业实际应用的需求。





(一)增加课时安排,侧重实践教学



管理会计课型,除传统的理论课型、实践课型外,还应该有模拟操作、社会活动等课型,教学课时应该多安排一些。除常规的课堂理论教学课时外,还需增加模拟操作、市场调查、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课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应用体验,以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达到管理会计课程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整合课程内容,体现管理会计职能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三门课程教材,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率非常高,影响课程教学效率效果。为此,必须解构学科体系,打破相关课程之间的界限,适当处理《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管理会计属于应用性学科,教学内容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精简过多的理论,重点突出理论知识对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指导。其次,任课教师之间做好沟通协调,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改进考核办法,突出应用能力



当前,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评价,较多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建构,而缺乏知识、技能、态度等职业能力的综合素质之间的联系,忽视知识在职业活动中的实际应用。现代教育重在专业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授课内容和课本知识。因此,在考试卷内容的设计上,要加大体现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试题可以采用企业当中的实际问题,减少死记硬背的客观性试题;在考核结果的分数构成上,除期末考试分数占一定的比例外,平时学习表现、案例分析发言、市场调查报告、社会调研总结等成绩,应该占有一定比例的分值,不应一张试卷定结论。



(四)利用真实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过程更注重实践应用的指导,必须引。入社会真实案例作为教学素材。例如,亏损产品决策、半成品深加工决策,产品定价决策等的教学,引入当地公司实例,或上网搜索上市公司相关素材,将企业的管理场景引人到课堂教学中,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会计职业角色有更明确的理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合时代的发展,及时增加对学科前沿知识的教学。加强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正确制定管理会计的教学计划。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应做好进修提高,学校应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给每位教师都有进修提高机会,最后,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注重学科建设和科研,深入研究学科的内容,及时掌握学科的前沿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沙沙.关于管理会计课程及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



[2]韩爱军.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外资,2011(20)



[3]刘寿先.《管理会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1(16)



[4]信春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财会通讯.,2011(28)



[5]彭宏超.关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探讨[J].绿色财会,2010(09)



[6]薛无瑕.从应用视角研究管理会计课程的有效性教学[J].现代经济信息,2013(02)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