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水平普遍偏低,学生的个人素质也是参差不齐,而现行会计专业使用的教材,对中职生来说一是专业理论偏难,二是实操指导过少。学生只能在课堂上了解一点理论的皮毛,不熟悉具体的业务环境,看不懂会计报表,凭证填制漏洞百出,在模拟实务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想象力进行操作,无法胜任会计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师大多热衷传统的授课方式,习惯于满堂灌与满堂问,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被动的学习导致听课效率低下,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机会太少,学生的思维只会围绕教师转,脑海中呈现的是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理论,缺少自我对知识的整合、反刍与消化。
所以,根据会计专业特点,探索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彰显学生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组合作目标训练”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一)展示目标,明确任务
展示本节课或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最终要达成的一个效果,同时也清楚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和学习,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层次清晰、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并且与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标准相吻合。
(二)示范引导,操作练习
针对本节课所用到的知识点,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示范,要规范、简洁、准确,并清晰讲解操作过程的各环节要领,要求学生记好笔记。及时给学生布置练习任务,明确任务要求、评价标准及完成的时间。在练习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组内讨论互助、尝试解决问题。
(三)巡视指导,个别矫正
在巡视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注意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对共性问题及时点拨,如有需要,教师可再讲解和再示范,对个性问题个别指导和检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基本层次学习目标,部分学生完成高层次学习目标。
(四)整体反馈,巩固提高
学生经过个人理解、组内互助、组间交流、组间互问互答、老师点拨,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在学生完成并上交练习任务后,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与进步,教师反馈练习情况,针对性的开展作业点评,提出整改的方向,对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指定优秀学生一对一帮扶,令其在规定时间完成课堂作业并检查,最后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围绕课题、结合所学知识搜索学习相关案例,巩固练习,巩固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课外作业的形式可以是独立完成的书面作业,有自己的观点思考;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书面作业、作品、调查报告和与会计学科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例如,在《记账凭证的填制》一课的教学流程:首先,将学生按6人/组,分成小组。
1、目标展示:⑴了解记账凭证的格式和类别,⑵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2、新知讲解:⑴导入:教师展示发票,引导学生回答发票上反映出了什么经济业务内容?这些发票被称为原始凭证。引导学生说出原始凭证只反映出了经济业务的内容,不能清楚的表明经济业务的往来,不能直接用来登记账簿。会计人员必须要根据原始凭证,先编制会计分录,再填制到具有统一格式的凭证中,然后才能登记账簿,这种具有统一格式的凭证就是记账凭证。⑵讲解记账凭证填制的内容,并在每个小组发放记账凭证。
3、实务操作:⑴教师演示案例,讲解步骤:①分析经济业务②编制会计分录③选择凭证类型④填写记账凭证。演示怎样填制付款凭证。⑵实务操作,由小组内成员根据经济业务讨论并动手完成收款凭证的填制。老师巡视学生填制情况,总结共性问题,并指导个别学生。
4、问题反馈:抽取共性问题的若干个凭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由正确填制凭证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示范。让学生根据示范对自己的凭证进行修改。
5、巩固提高:布置作业,根据经济业务填制转账凭证。
经过个人教学实践,这样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针对各种业务来准确地填写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并能独立处理所发生的实际的经济业务,从而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三、引入“小组合作目标训练”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成效
经过两年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小组合作目标训练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由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教师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动脑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由于采用了小组合作目标训练式教学模式,学生有充足的机会自己动脑思考、自己动手做练习,自己总结归纳,针对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这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知道如何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地使用知识和运用技能。
(三)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
会计专业教师不可能做到把一名经验丰富的会计师和财务总监具备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教会他们具有为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所需要的学习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学生只有具备了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内容不断变化的工作,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变化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总之,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面对现实,我们既不能抱怨,也不能气馁,而应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真正担当起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理论功底厚、实操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杨光炜.浅谈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有用性.中等职业教育,2012年(26).
[2]韩燕燕.浅议如何提高中职财会教学质量.河南教育.
[3]何宇雁.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