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主体,其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保护以及证券市场效率的有效发挥。因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市公司有责任保障其披露的信息质量。
一、概念界定
(一)信息的定义。
关于“信息”的定义目前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1948年美国科学家维纳(N.Wiener)在《控制论—动物和机器中的通信与控制问题》 中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后来他又有了新的提法:“信息是人和外界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互相交换内容的名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 (Kenneth Joseph Arrow,1977)认为,信息是根据条件概率原则有效地改变概率的任何观察结果。该定义意味着在证券市场上,任何能够改变概率分布的事件都可以看作是信息。
信息作为证券市场的核心要素,在证券市场运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涉及到的信息是指证券市场上的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公司治理信息、证券发行信息、重大事件信息以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等。
(二)披露的定义。
披露,是指有关当事人通过一定的媒介或载体向他人公布和传递有关信息的过程。本篇文章所讲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法规、证券主管部门规章以及各类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将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信息向投资者及社会公众公开的过程。
(三)信息披露质量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定义并没有达成共识,2000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其颁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指出信息披露质量的内容主要是把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信息披露的相关性作为其质量特性。笔者认为,信息披露质量是信息的需求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过程与结果的所进行的综合评价,其内容既包括对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评价,也包括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评价。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现状
(一)信息披露不真实。
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是信息披露质量的核心要求,真实就是如实地反映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不能含有任何错误、虚假的信息。
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不真实已经成为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信息披露不真实主要体现在信息的虚假记载与误导性陈述两个方面。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方面数量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详见表1。
表1 我国上市公司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信息情况统计表
注: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上市公司研究系列违规信息总表,经作者整理成表。
(二)信息披露不准确。
信息披露的准确性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必须使用准确和明确的语言去表达准备披露的信息,无论是内容的呈现还是方式的表达都不至于引起别人的误解。由于信息需求者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自身经验的不同,所以对于同一信息的理解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以一般理性人的理解能力来判断信息披露是否符合准确性的要求。公司管理者考虑到切身利益,常常不愿意披露准确的信息,这对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产生了严重损害。
(三)信息披露不完整。
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是指应充分披露所有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信息,不能有任何遗漏和隐瞒。然而实际中,上市公司往往只披露对公司有利的信息,对公司不利的信息很少披露或者不披露。近年来,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不能一次性披露所有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大信息,而是通过后续的补充报告或更正报告使信息披露更加完善,这种行为会影响投资者正确决策,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补充及更正情况表
注: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年度报告补充及更正资料,经作者整理成表。
(四)信息披露不及时
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应该及时地向社会公众披露影响其投资决策的信息,既不能提前披露也不能推迟披露。然而现实中,上市公司倾向于提前披露“好消息”,而延迟披露“坏消息”。
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2014年报首次预约披露时间进行统计发现:总共有1439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4年报预约时间,但只有84家预约在一、二月份公布年报,占总数的5.84%,远远小于三、四月份预约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数量,具体如表3 所示。
表3 上交所、深交所上市公司2014年报首次预约披露时间表
注:数据来源于上交所、深交所上市公司定期报告预约披露时间,经作者整理成表。
(五)信息披露不公平
信息披露的公平性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必须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时间对所有人来说是一致的,而不能进行选择性披露,即只向部分特定人群如机构投资者披露,而不是向所有社会公众公开披露。信息披露的不公平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
上一页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共 2 页
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降低的原因
(一)上市公司利益驱动影响。
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不仅影响自身以及与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利益者的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其他投资者、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和整个证券市场的利益。正是由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开性和非排他性,上市公司受利益驱动影响,往往只披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这样导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数量和质量上达不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的标准。
(二)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保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基础,合理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可以为信息披露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 目前,我国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存在明显缺陷,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的责权利关系划分不清楚,不能各司其职,没有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具体包括董事会缺乏应有的独立性、监事会形同虚设和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等问题。
(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力度不够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所以与其配套的证券监督法律法规也不是很完善,同时,因为我国证券市场违规行为的处罚成本较低,使很多造假者敢于冒险。 与国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处罚成本相比,我国处罚数额较小。这种威慑作用不大的处罚促使违规者有造假的冲动,从而导致上市公司披露虚假的信息,降低其披露信息的质量。另外,在我国行政处罚使用比较频繁,行政处罚使违规者免于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因而违规者愿意铤而走险。
(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外部监管不到位
上市公司监管是证券市场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上市公司监管主要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既包括上市公司首次发行证券信息披露的监管,也包括证券发行后持续信息披露的监管。在我国,对证券的监督管理涉及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证监会派出机构、会计事务所以及媒体舆论、社会公众等方方面面。然而实际上,只有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明确的监管要求,其他机构或团体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违法行为并没有明确的责任。
四、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健全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应该建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评级体系,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结果进行量化,使信息需求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并有利于督促上市公司提高其信息披露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增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例如对于上市公司重大事件的信息披露,必须明确界定重大事件的判断标准;对于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在追究其法律责任时,必须明确其适用的司法程序,加强其可操作性。
(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为了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上市公司必须严格按照《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权责明确,实现有效的制衡与监督。具体来讲,一方面要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监事会应该提高自身权威,主要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确保能够独立地对管理层披露的信息进行检查和监督。
(三)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成本
首先,应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处罚的公开性,对于违规企业,要及时进行公开谴责,增加其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成本。其次,增加行政处罚的金额,并与完善民事赔偿制度相结合,加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处罚成本。最后,要加大信息披露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上市公司的犯罪行为,可以适当地延长刑罚期限。
(四)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
首先,要充分发挥证券交易所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的作用,证券交易所应该对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进行形式审核,监督上市公司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的信息。其次,必须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质量,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本着对上市公司和社会公众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最后,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静波.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
[2]张宗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11).
[3]李忠.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理论与实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5).
[4]王婷.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
[5]李光.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6]唐琴.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瑕疵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8).
[7]单超.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金融与投资,2010,1.
[8]朴琳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9]汤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10]黄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