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新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要求
(一)更加准确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准确性是会计工作最基础的目标。虽然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但是由于制度的缺陷使得会计人员在生产会计信息时难以准确地反映出高校固定资产的真实状态。该种情况下会计信息准确性的缺失是由旧制度规定所导致,会计从业人员无法避免。新制度针对管理办法的落后,对相应规定做出了调整。新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价值。权责发生制同收付实现制相比,有效抑制了固定资产虚增,按照经济业务实质对固定资产进行入账,并且准确反映出后期维修、改造资产价值增加等情况。权责发生制关注固定资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明确了固定资产后续折旧、改造等情形的节点,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固定资产会计信息。权责发生制在高校的运用尚属首次,因此对会计人员在思想、专业技能水平、管理方式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能够反应高校的教学成本
高等学校由于历史的原因,都是把上级拨款和自己收入用完为原则,为高校从来没有破产之说。随着高校市场化的改革,高校竞争不断加剧,用较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已经成为高校追求的办学目标。如何能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就必须知道自己办学的成本,以便横向和纵向比较。要进行教学成本核算,就得对本校各种收入和支出纳入核算之内,而固定资产折旧则占成本的较大部分,这就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通过折旧计入成本。所以,新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增加了较多的内容,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准确反应教学成本。
(三)能够控制高校风险
高校扩招以来,各高校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发展高校规模,各高校的固定资产成倍增加,而资金来源主要靠银行贷款,这就必须存在财务风险,只有通过对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核算,才能控制风险。所以,新会计制度在高校基建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各种渠道筹资的金用于基本建设的,都要进行核算,严防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有的高校在基本建设的前期,大量征用土地,现在还有许多没有得到利用,造成资金积压,土地闲置,对国家和本校都造成严重损失。有的高校重复购置设备或者购置不需要的设备,都造成很大的浪费。新会计制度加强了固定资产的核算,就是要让各高校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机构不健全。高校的固定资产可以说是高校教学的基础,量大,投入大。涉及高校各部门,仅靠财务部门的人员来管理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建立院领导下的各部门参与的机构,共同来完成这项工作。但新会计制度执行以来,很多高校没有设立这样的管理机构,还是由财务人员来管理。那么财务人员还是只能从数据上进行管理,对具体情况一无所知。
分类不准确。新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了科学分类,但在执行中各高校没有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一对一的核对分类登记,而很多高校根据原有记录进行核算,这必须会有漏记等现象,并且分类上也不准确。
资产净值不准确。由于原来对固定资产不进行折旧,仅根据原价进行登记管理,现在净值多少不清楚,现在也没有统一的折旧标准,各高校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由会计人员自行决定,这就必须会造成标准不统一,资产净值与实际不符。
三、新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1)领导重视,设立管理机构。高校如何运用新会计制度管理好固定资产,不但是领导对国家承担的责任,也是将来运用固定资产相关财务数据控制财务风险、掌握本校教学成本,在竞争中处于不败这地的保证。所以,那个学校能够尽快掌握和运用,谁就占有先机。因此,高校领导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建立以院领导直接领导、各部门领导参与、财务部门具体执行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责任到领导、到部门、到人头,才能管理好本校的固定资产,才能达到新会计制度设计要求。
(2)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核算人员。现在各高校有预算的,核算的,基建的三类会计人员,但没有专门的固定资产核算人员,固定资产的核算往往在报表的时候才来计算数据,这与新会计制度的要求相关甚远。各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一名以上的专职固定资产核算人员。平时负责收集各部门固定资产变更情况,掌握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月底进行相应的核算并按要求将数据上报,以便学校统一核算。
(3)制度统一的折旧标准。现在固定资产折旧没有统一的标准,教育部或者少省级管理部门部门,可以对照企业折旧标准先制定一个标准。固定资产折旧标准不统一,数据就不能反应真实情况,就失去了对固定资产核算的意义。
(4)财务人员要提高认识,打好成本核算的提前量。各高校为什么对固定资产核算重视不够,主要原因是新会计制度没有要求通过对固定资产核算达到成本核算的目的,将固定资产的核算认为只是增加了科目,而对其作用认识不够。新会计制度没有规定对高校教学进行成本核算,这也就让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只是一种形式,让人认为作用不大,也就可以应付。但是,我们通过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后,就可以自己核算本校的教学成本了,这是将来的发展方向。财务人员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对本校教学成本进行核算,为领导提供更多的财务数据,这是财务管理人员应该作的事情。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加强了高校财务工作的管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在新旧会计制度过渡期间,高校应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正视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解决好固定资产遗留问题,创造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环境,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黄华红.新会计制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J].企业导报,2014,(4).
[2]孙思惟.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困境及对策[J].商业会计,2009.
[3]李强,郭振伟.高校教育成本会计的属性及其方法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