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金融银行财务会计论文 > 互联网金融对农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农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务产生影响和冲击,使得商业银行目前以利差为主的业务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本文梳理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发展进程,并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优劣势,最后结合农业银行自身特色与优势,提出了其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策略。
  互联网技术冲破传统金融领域的种种信息壁垒,使得商业银行不再是客户办理存款理财、支付结算、融资贷款业务的唯一渠道,对中国传统银行的管理模式等变革形成倒逼效应,同时,金融与互联网的加速融合也将催生大量新型金融服务需求。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商业银行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客户行为变化的影响,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以此为契机突破传统商业模式的限制,促成传统业务拓展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彻底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金融的概述与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第三方支付,典型代表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第二种是网络融资,如P2P信贷、阿里金融;第三者则是基金、理财的互联网销售渠道。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盈利模式的改变、业务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服务水平不断完善、信息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客户群的划分都有深远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据2015年3月22日央视《新闻联播》提供的相关数据,2014年新上线的P2P平台就有1228家,P2P年末贷款余额超过1000亿。128家众筹平台覆盖了全国17个省。通过269家支付机构,在2014年,仅手机移动支付就发起了45.24亿笔业务,总金额22.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0%和134%。本节将从这三方面展开阐述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1.支付结算模式
  支付结算模式的主要形式是第三方支付,比如支付宝、微信钱包。自1998年第三方支付开创者之一的北京“首信易”推出网关支付平台以来,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业务迅猛发展,迅速成为支付领域里的中坚力量。央行2015年2月12日发布的201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显示,电子支付业务保持增长态势,移动支付业务快速增长。2014年,全国电子支付业务金额1404.65万亿元,同比增长30.65%。第三方支付的兴起无疑在削弱传统银行以银行卡及相关业务的中间收入。
  其次,第三方支付不断在实现业务的创新,并趋于多元化发展。主流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支付业务上逐渐从线上走向线下, 如支付宝于2012年开展网购行业的COD业务(货到付款业务)提供银行卡收单服务。创新能力较强的支付公司,在支付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支付+营销”、“支付+金融”、“支付+财务”为企业客户增收提效。如快钱开发了“快钱快e融”电子信息化供应链融资平台。
  再者,第三方支付贯彻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信用卡还款,水电煤气费的收缴,交通罚款等,尤其是在移动支付方面,更是方便了广大用户,对其今后的发展更是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2.网络融资模式
  网络融资是电商平台和信贷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其凭借电子商务平台的历史交易信息和其他外部数据,形成大数据,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当消费者、供应商资金不足且有融资需求时,将资金提供给需求方。这种模式典型的代表有阿里小贷,P2P信贷和众筹融资等。
  3.渠道业务模式
  渠道业务模式是指借助有大量用户基数的互联网平台,销售金融产品。这种模式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莫过于余额宝,截止2014年12月31日,天弘基金公募资产管理规模为5898亿元,居行业第一,其中余额宝贡献了其98%的规模。
  互联网金融对农业银行的冲击与挑战
  农业银行是我国的四大国有银行之一,是典型的以大量的物理网点为优势的传统银行,本文从农业银行的角度切入分析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其的影响和应对之策。
  (一)互联网金融对农业银行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渗透能力,正在对农业银行方方面面的业务产生不利的影响。
  首先,银行物理网点的综合价值削弱,依靠银行卡,电子银行等指标的中间收入受到影响,尤其像农业银行这类具有物理网点优势的大型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更是首当其冲。在银行卡方面,截至2014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9.36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7.13%。2014年,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交易595.73亿笔,同比增长25.16%;金额449.90万亿元,同比增长6.27%。银行卡交易的金额远低于电子支付交易总额。如图2.1互联网金融的低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将进一步拉大现有的差距。
  第二,互网金融吸收的资金不断增长,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业银行的存款,余额宝模式产品的推出将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业务、理财产品、基金代销业务造成冲击,对银行负债业务构成现实挑战,分流了一定数量的客户群体。由于传统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受到刚性管制,理财产品也有门槛限制,基金类产品的申购赎回时间又有局限性,导致互联网金融渠道模式的优势更加明显。
  第三,农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业务受到挑战。银行信贷业务是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资产业务,通过发放银行贷款收回本金和利息,扣除成本后获得利润。而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而又独特的优势,资金供需两方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都大大降低了,而且审批流程较为简便,同时互联网金融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产品类型十分丰富。
  (二)互联网金融下农行的机遇与威胁
  短短几年的时间,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对传统银行造成一定冲击,目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主要是以竞争形式存在,如果商业银行忽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金融脱媒”。但是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同时给像农行这样的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一定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带来无限的机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劣势,我们能更好的为今后商业银行的发展制定策略,明确方向。
  互联网金融在用户体验上的三大特性,低成本、高效以及创新。 首先,互联网金融模式降低了交易成本,包括签约成本、信用评价成本、信息采集成本以及风险的管理成本等。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避免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更省时省力。
  其次,互联网基于其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赋予了其高效的特点。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对有结算需求的客户,资金交易十分便捷,手续费也减免很多。对有借贷需求的客户,如阿里小贷依托电商积累的信用数据库,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引入风险分析和资信调查模型,商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要几秒钟,日均可以完成贷款1万笔,被喻为“信贷工厂”。
  传统银行要结合自身固有的优势,快速反应、融入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模式来做金融,银行也可以有互联网基因。相对于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信用体系以及线下的发展都是其固有的优势,商业银行应该巩固这方面优势;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平台。许多银行也推出了P2P平台,比如平安集团的陆金所。与同业相比,农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跟进应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制约因素,影响了业务创新进程和产品推广成效,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
  同时由于以农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在影响力、品牌价值以及规模方面仍具有较大优势,这也将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产生制约。为此,只有在竞争中推进两者融合,才能促进两者的良性发展,比如互联网金融在资源的空间配置、支付结算、信息处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特点,而传统银行业在资源的时间配置、期限匹配、风险定价及管理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些特点在两者的竞争态势中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农行应该融合互联网的金融创新,通过融合来加强竞争,最终将会形成一个健康的金融服务环境。
 互联网金融下农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作为四大国有银行之一的农业银行也应迅速制定策略,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
  (一)农业银行所具有的优势
  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大型上市银行,中国五大银行之一;最初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数年来,中国农行一直位居世界五百强企业之列,在“世界银行1000强”中排名第8位,穆迪信用评级为A1。农行所具有的主要优势有:
  第一,农行的风险控制发展较为完善。如今由电商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风险控制,而农业银行已形成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控制能力强,农行组建了专职的风险合规管理团队,并采取单独制定政策制度和业务管理办法、强化规模控制、保持与监管机构密切沟通等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防范,防止风险扩散和传导。
  第二,线下网点体系完善,客户基础扎实。农行也有其他任何银行都不具备的一项优势,在全国所有县域都有网点,包括西藏自治区,且能提供综合服务。对于其他互联网企业在短期内无法超越。通过物理渠道和电子渠道的完全融合,能虚实结合地为客户提供全渠道金融服务。此外,根据2014 年初公布的数据,农行个人客户数达到4.2 亿户,其中个人网银注册客户数量超过1 亿户,是国内拥有个人客户数量最多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长尾效应”与农行大量客户群体及结构形成高度契合,所以发展互联网金融具有广阔前景。
  第三,农行的信用体系建设较为成熟。农业商业银行在信用评估、信用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建设也是相对完善的,能够对商户和消费者的信用具有更好的掌控力,在数以万计的交易中保证客户交易资金的安全。
  第四,农行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和战略机遇,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农行实施互联网金融创新试点工程、移动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并积极尝试面向三农的垂直电子商务和信息资讯服务;未来,农行将进一步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从全行战略高度,加紧制定互联网金融的总体规划设计,面向长远构建农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蓝图。按照支付带动融资、线下带动线上;商户联动个人、农村联动城市的策略,强化战略推进实施。
  (二)农业银行的应对措施及发展策略
  农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展望。
  首先,农行应加大力度推广电子银行业务,改善网上银行及手机银行的用户体验,并逐渐发展直销银行平台,再到自己设立电商平台和P2P投融资服务平台。农行电子银行业务起步比同业主要竞争对手稍晚,但是近年来,电子银行业务投入很多,取得了长足进步,渠道建设日趋完善,产品体系愈加丰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大数据时代,更要采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网络支付、网络融资、网络理财和移动金融等新型业务,提高支付方式创新水平,加强服务模式创新,有效提高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
  第二,农业银行可利用物理网点优势,在网点加强对电子银行展区的设施配备和管理,将物理网点转变成为银行服务转型的一个营销和推广阵地,打造出名副其实的智慧网点。农行的客户资源众多,在发展电子银行的前期应适当花费人力、物力引导广大客户使用电子渠道,并充分推广农行自身的互联网金融品牌,将农行提供的便捷服务深入到客户生活的方方面面。精心打造智慧银行旗舰店。在重点城市行培育建设一批产品功能丰富、客户体验空间宽敞、电子渠道分流效率高、运营保障能力强的智慧型银行,整合柜员、客户经理、自助设备、网银、手机或移动终端等各类渠道,提供一点接入、全程响应的智能化渠道服务,为客户创造最佳服务体验,并有效发挥其示范效应,推动业务经营从传统交易服务型向全新的电子银行智能营销服务型转变。组建电子银行营销团队,确保智慧银行体验区有专职引导人员。
  第三,在创立自身互联网金融品牌的同时,还应加强与拥有大流量的既有品牌合作。在互联网竞争时代,用户流量是一个宝贵的竞争力,农行应借助已有的品牌认知度,联合拥有大流量的互联网企业,优势互补,在时间上抢占优势,获取互联网用户黏性。
  第四,在逐步发展线上的过程中,银行自身的业务与风控,财务与运营体系会面临一个较大的挑战。农行应对风控和运营体系进行更大程度的互联网化,这需要建立在银行自身数据积累和分析的基础上,并适时引入互联网平台的社交和电商数据分析结果,提高智能化程度,建立一种银行传统风控业务流程与互联网数据征信相匹配的管理模式。
  第五,加强金融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在未来逐渐不再依托传统银行“以钱生钱”的经营优势,要积极迎合市场需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凭借其周边电商网站、社交网络、物联网为应用核心而生成的用户信息、偏好、消费和行为习惯等数据,通过数据挖掘识别需求、管理风险、设计金融产品,并通过信贷产品创新、支付创新、业务创新等方式努力探索更多的参与互联网金融的路径。农行要加快互联网产品的研发,及早推出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的拳头产品,比如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等特点,推出网络供应链产品,着力打造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在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同时,农行已有的电子银行平台应加强改善,提高用户体验, 包括掌上银行iPad 版、WP 版和微信版,集移动金融、理财服务、支付、安全认证等各项功能。
  作者单位:莫易娴为华南农业大学,赖金莲为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