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 推进管理会计在农村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应用的思考

推进管理会计在农村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应用的思考

摘要: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国家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农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进一步发展农业,必须保证农村金融机构的安全运营和稳健发展。但是近年来,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忽视成本与效益的恰当配比,造成成本费用观念淡漠,给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抹上了一层阴影,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状况已越来越不适应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而管理会计作为提高管理科学化与效率化的方法和理念,对农村金融机构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 农村金融机构 应用
管理会计作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重要的分支对企业成本管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增强企业的市场抗风险能力的作用不言而喻。当前,管理会计方面的著作与论文,对企业应用的研究很多,但作为国家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金融机构却鲜有涉及。随着国家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应当通过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改变当前简单粗放的经营模式,科学规划资产业务规模和结构,提高盈利管理能力,加强抗风险能力,增强竞争力。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及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
1.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2.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
目前,我国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可以划分为四类、九种,分别是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的村镇银行、农村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
二、农村金融机构实施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1.金融机构自身改革发展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一些缺陷就随之暴露了出来:机构的经营管理体制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长期以来,机构内部控制度不完善,部门经营和业务的决策缺乏透明度,造成了内在行为和外部干预随意性大,致使部分机构经营负担沉重,资金风险隐患较大,严重阻碍了机构自身的发展和合作功能的正常发挥。
2.更好地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
我国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而由于近些年国家大力关心“三农”问题,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使得农村涌现出一批随着国家政府富裕起来的群众,并且正有一大批人正在逐步走向富裕的途中。这就给了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机会和市场,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农村金融机构规模有限,无法和大型金融机构相抗衡,所以,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在不断变换的环境中得到良好地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只能通过管理会计的应用,加强成本控制和提高管理水平,以此来是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稳步求进。
三、管理会计在农村金融机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会计理论不完善,且与实践脱钩
管理会计一直是重方法而缺乏理论结构的研究,这种现象不是我国特有的,其他国家也都存在这种情况。类似于像对管理会计目标、假设、原则、方法等他们内在的联系和基本范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做过系统而又仔细的深入研究。管理会计到现在为止无法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原因就在于此。
就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研究情况来看,引进国外研究新成果的现象比较偏重,形成重引进的现象。然后,特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严重影响着管理会计的发展,他们之间环环相扣,一方面的变动势必会引起另一方面的变动,最终形成从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改变。此外,管理会计某些方法比如回归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但在实践中这些方法却缺乏实用意义和价值,致使在实践中很少应用这些方法。
2.管理会计缺乏在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应用的研究
当前在管理会计应用方面的研究,大多学者研究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用来预测企业未来的销售情况,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明确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各自的责任和权利。但在管理会计在金融机构中应用的研究就很是缺乏,就更别说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应用的研究了。而农村金融机构是“三农”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全民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但同时也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最薄弱环节。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状况。所以,若要加强农村地区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加强管理会计在农村金融机构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3.农村金融机构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与管理会计的要求不匹配。
管理会计是一门把“会计学”与“管理学”融合在一起的交叉性学科,以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为主要职能。故此,管理会计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对心理学和行为学等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有一定了解,还要求其懂得现代科学管理、数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但是,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中,会计人员水平总体素质并不高,主要表现在会计人员知识水平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会计人员是为了“会计”这一职业从而参加的短期的有针对性的会计技能的培训,没有得到有效的整体式地学习;第二,我国会计教材更新缓慢,并且重理论而轻实践,教材偏向国外的一些研究理论,而国外的一些理论在我国并不能很好地适用。
四、农村金融机构应用管理会计的对策
1.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完善,且加强与实践的联系
一门学科是否具备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是这个学科是否可以单独成科,可以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标准,而这也是这一学科是否可以在实践之中得到推行运用的关键所在。强化管理会计理论的构建力度,要把握好其基准和前提,那就是必须把财务与管理会计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得当,才能得到健全和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要加强适用于我国的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研究,只有推出可以适用于我国国情的一套体系,才能为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所应用,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效能。
2.加强金融机构的管理会计应用研究
正因为没有一套可以适用于我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体系,所以我国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会计无法找到适用的体系,致使即便一些金融机构想进行管理会计的应用,也没有理论可循,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依。要加强金融机构管理会计的研究,尽快探寻出一条适用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会计应用的道路,使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可依尽快利用管理会计来提高自身。
3.更新会计人员观念与知识,提高人员的素质
人员是企业的基石,在企业的管控之中,要促使管理会计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企业财会人员的观念是需首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会计人员素质的高地,牢牢决定着企业在推进管理会计应用的成效。对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继续加强高校管理会计的培训教育,使会计专业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得到系统的管理会计方面的教育;同时,高校管理会计的教材要及时更新,随时添加一些管理会计研究的新成果,重点放在可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而农村金融机构要大力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对人才的引进,能快速提高机构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第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会计从业者的继续培训。会计从业者的再培训是对会计人员的一个良好的受教育机会,通过培训,会计人员可以与时俱进,及时掌握管理会计的最近研究理论成果,并将之及时应用于实践上,以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改善机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保持金融机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增娟.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3.
[2]肖世练. 推动管理会计建设、加快中小商业银行管理转型的思考[J]. 区域金融研究,2014 (8).
[3]郑高泽.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浅析[J].特区经济,2013 ( 11).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