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增强对各类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购置、处置等方面监管,不仅是对政府部门财政支出监督,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资产利用率、节约财政开支、优化配置国家资源、建立节约型社会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字:事业单位、财政支出、节约型社会
一、引言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国有资产,是我国有资产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国有资产,不仅对于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进一步巩固有着重要的作用,还为我国的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空间。然而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在各类的生产经营中不直接参与,也就是说其一般不会创造出价值,按其性质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具有在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具有服务性等特点。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几方面问题
2.1在我国各地事业单位中经常会出现在账的资产与实际固定资产不符。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购买后,如果不能够做如实登记存档,在经过一段时间或是更长时间,就有可能发生个人因公因公肥私的现象。在资产转移时由于没有经过转账手续,资产由一家转移到另一家,然而各方面的账面没有发生变化,报废销毁等资产不能及时的处理,在几家单位重组合并后,所有单位的资产账务处理不清,很容易造成在账资产与实物管理脱节[1]。
2.2在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流失较为严重。
在事业单位中对于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核算缺少较为严格的手续制度,造成了一些固定资产变成了账务资产。更有一些单位借报废、损毁之名,对固定资产做低价转让处理。对一些交易损耗或是流动的资产在购买后不入账、不验收、一些个人经常使用的工具在丢失、损坏坐视不理,人条换岗位也不上缴这样的行为严重的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不计设施维护费 , 有些固定资产也不计提折旧,磨损得不到补偿,大修、改造没有资金来源,这就进一步造成了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受损[2,3]。
2.3在购买、生产以及销售等过程中无细账记录与核算。
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对于购买的材料、商品不做细账,有的经营粗放的单位,在购买的材料等物品,不做入库盘点,生产销售时不计成本核算,对于买多少、剩多少也说不清。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混乱的原因 , 归结起来主要有:
1)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对于政、事、企的管理不够清晰明了,以至于对后期的资产管理的产生责任不明的影响。多数的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上相互纠结,管理的权限不够明确,这就使得国有资产的管理混乱无序。
2)对于事业单位的经费的划拨方式使得国有资产在使用上浪费,在管理上较为粗放。对于一般性企业,企业投资要么是通过银行的融资贷款或是自由资金,企业资产的损失需要企业的利润来回补。在事业单位中企业的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财政划拨,企业一旦出现资产损失,国家进行相应的回补,与事业单位的责、权、利不挂钩,这就造成了没有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即使出现了大的纰漏也不会有人追究。
3) 不健全的财务制度使得资产管理根本就没有制度可以遵循,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较为薄弱,同时财务制度不健全,使得没有可以进行衡量的标准用于资产的占有及运用上面,其运用效率也没有人进行考核[4]。
四、进一步管理优化的措施
4.1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想要维护好国有资产权益就必须事先进行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具体地,一方面应当进行相关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办法的彻底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应当进行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和处罚条例的制定,这样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下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国有资产的管理,避免无章可循的状态的产生。
4.2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同时也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所在。一方面应当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例如监督、协调以及管理,另一方面应当将市场机制引入到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之中。对于部分事业单位需转化成企业,又或者是将其实施企业化的管理,此外还应当加强财务制度在大环境下的改革。进行国有资产核算管理办法的改革是新形式下国有资产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式的需要。
4.3建立国有资产补偿机制。
对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来说其补偿机制的建立必不可少,如有固定资产出现损失依照资本保全原则,企业可以利用利润进行弥补,将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计入成本费用之后就能够从企业经营收入中获得相应的补偿。对于改革后的事业单位来说应当严格执行各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及办法,即使是没有转变的事业单位也应当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改革。对于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的设施维护费用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提取,用于更新及改造固定资产,此外同样需要进行折旧的提取来用于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维修及更新。
4.4加强国有资产存量使用管理。
该项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具体地,首先,进行资产的全面清查、摸底;其次,做好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以及使用年限的测算;第三,彻底进行账外资产的清理、入账以及回收等一系列的工作。对于出现报废等情况的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针对批准核销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转入相应的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以免新账外资产的产生[4,5]。
五、结束语
在我国的经济组成部分中事业单位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重要物质基础,对我国各项事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制于其方面的因素,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各项制度和管理方法相对粗放,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的资产较大的浪费,对于国家的经济和各方事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事业单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始逐步,分析了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问题,并指出改善优化措施。
六、参考文献
[1]彭成洪;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周凯;国企改制中资产评估失真问题产生的根源探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黄群慧,杨克泉;产权理论与中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问题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祝波,金润圭;国有企业并购的拍卖机制及其控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伍海泉,田秋蓉;国有资产研究的新视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国内研究进展与评述[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