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静梅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受益于多种低成本要素的支撑,中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今天,资源稀缺性迫切要求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2013年,财政部将管理会计列入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方向,要求全力推进会计体系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同年9月,印发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该制度是加强管理会计工作的先行探索;2014年1月底,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2014年11月26日,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会举行,这次发布会强调了管理会计在推进经济转型、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政府治理结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求广大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深刻理解指导意见,推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在对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理论体系的顶层设计,也要注重管理会计工具和手段的开发,发挥社会咨询的作用,从成本管理制度等基础方法入手。而这些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管理会计人才的作用。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完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模式 应该说,从课程体系设臵上各高校对会计学专业学生都开设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但教学上仍然更加注重财务会计的教学。另外在管理会计教学方面,由于缺乏对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的认识,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体系等都尚未发展到与财务会计教学同等的水平。
培养模式的完善不在于增开更多与管理会计有关的课程,而在于教学过程中对管理会计新技术以更有效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例如案例教学,例如请富有经验的管理会计师进行讲座以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效果。另外在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市场营销等课程设臵上更加体现面向管理、面向决策、面向控制的特点,在培养目标上不仅培养其核算、报告的能力,还要注重战略、商业伦理、
14
人际沟通技巧等能力的培养。 当然,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一定是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并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历练而成的,但是扎实的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每年很多大型跨国企业都会进行全球招标,并在统一的标准下对来自各国企业的产品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优的产品。也许人们认为中国产品会在价格上有一定竞争力,因为中国的人力成本低。但中国企业却屡屡败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会计人才的缺失,使其成本核算滞后,为此让不少企业错失难得的机会,而这仅是很基础的管理会计应用,这些方法的练习可以在高校的培养过程中加强。 二、建立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师培养体系 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ICMA)和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CIMA)都是世界顶级的管理会计师考试认证,在这些先进的管理会计考试认证中,都不局限于财务会计,而是涵盖了管理、战略、市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方方面面的商业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高级决策管理人员的素质,顺利实现财务人员的角色转换。我国的管理会计师培养也应注重这些方面,同时也应考虑我国财务人员总体素质低、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技术基础薄弱、应用管理会计方法的人文环境与国外不同等特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培养体系。
对于是否立即开展我国专门的管理会计师考试,本人认为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此项工作,可以在已经有良好基础的会计职称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改革考试内容,加大管理会计知识占比;同时,前述两项管理会计师考试已在我国开展,我们可以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并给予已取得认证的会计师更多发挥能力的机会;最后,总结经验逐步建立我国的管理会计师认证体系,并在能力框架要求上体现我国的特色。
学员简介:任静梅,会计学硕士,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注册会计师,从事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和税法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