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杰学员指出根据经济学规模经济理论,随着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利润状况应得到改善,并且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应该有所提高。
但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却存在着“规模效应缺失”现象。具体表现:(1)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均创造收入较低,且并不随着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注册会计师人力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整体的利润并不随着注册会计师人数的增加而得到改善,我国绝大多数内资会计师事务所亏损或仅呈微利状态。 (2)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诉讼纷争不断,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并未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高审计质量。
她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以及对此问题长期思考,认为我国事务所 “规模效应缺失”的原因可能为(1)事务所整体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业务承接环节缺乏恰当的控制,对于各类业务“大小通吃”,支付了很高的机会成本。(2)事务所内部分工专业性弱,大多数事务所缺乏自身独到的优势领域,执业人员知识宽泛而不精深,难以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3)事务所扩展或合并后技术开发与支持的共享性差,造成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进一步削弱了事务所本来就薄弱的研发能力等。
为此,她对症下药提出了解决“规模效应缺失”途径:(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类企业对审计等专业服务的有效需求日益增多,需求层次开始分化,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和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生存空间,这种划分会随着我国企业经营行为的规范和市场经济的完善而日趋明显,会计师事务所只有明确市场定位才可能有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2)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推行行业专业化,进行现有资源整合,重视研发投入和技术支持,是解决会计师事务所“大而不强”的关键步骤。(3)实现事务所的“规模效应”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事务所自身的努力,在一定时期内也需要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