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内部控制论文 > 浅谈地勘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工作心得

浅谈地勘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工作心得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工程地质总队 段银燕

在省财政厅的精心组织和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细心安排下,同学们其乐融融,六天的学习可谓是满载而归。
在六天的学习中,既有“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及人才战略的成果介绍,也有“十三五”时期的目标和展望;既有政府会计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也有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具体解析;此外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新模式、供给侧改革内部控制建设与基础性评价、预算编制与信息公开等精品课程也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但同时也有我对未来财务人员从业的担心——代理记账业务的推行是否将替代财务人员工作等内容。感觉此次学习是自己参加过的历次培训中含金量最高的一次,有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刘光忠书记、黄世忠院长、黄京菁院长助理,有厦门大学的李建发副校长,财政部会计司万文翔处长等权威专家,还有曹艳杰教授以及我最喜爱的陈艳萍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场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及前景展望的饕餮盛宴。很庆幸能与大家一起渡过六天的美好学习时光。在此,自己结合本次学习的启发谈谈在内控建设工作中的心得。
在本次学习中,陈艳萍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陈老师将内控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详尽的说明,将内控建设的实操也作了具体的指导,让我对内控建设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动力。
就如陈老师讲的:内控的目的就是控制风险,防范风险。内控建设必须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是的,内控建设确实应该是单位一把手重视,然后是全员参与制订的过程,而不是某一个牵头部门的职责,也不是某一个牵头部门能够替代完成的。
在学习期间,同学之间也进行了沟通、交流,各单位在内控建设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我单位也不例外。我单位属于被正式列为改制的事业单位,因此在单位内控建设工作上遇到了很多问题。单位的一把手很重视,亲自担任内控领导小组组长,多次召集开会并主持讨论,对各部门提出的每一个制度、流程进行梳理,对风险进行评级确认,在此过程中就真的做到了一个制度的完全有效内控吗?我认为还没有,最起码没有做到像陈老师所讲的每一个业务都应该有他的绩效考核机制,且要明确奖惩措施,最主要的是要在工作中能得以实施、执行,真正起到风险控制、风险防范的作用。
我想参加本次学习的学员所在单位应该或多或少都存在以下一些共性问题或认识误区:
一、内控建设工作要靠牵头的财务部门推着前行
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1. 大家对内控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单位都已经有制度了,为什么还要搞内控;
2. 大家认为这是财政部门要求建设的制度就应该由财务部门来完成,其他部门只是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而已;
3. 没有可参考的资料,感觉都无从下手,不知该怎么做。
二、内控建设工作成果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由于单位缺乏内控体系建设专业人才,所有工作从零起步,要一边看书学习,领会书中精华要义;一边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才能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单位的内控体系和各项制度;
2. 由于没有可参考的资料,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没有将单位制度融入到内控制度中去,认为单位制度就是应该独立存在,而内控制度只是业务流程和风险的载体,因此违背了内控建设的初衷;
3. 大家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完全靠财务部门指导、催办来完成,导致工作进度慢,效果不明显;
4. 工作力度不够,工作仅停留于表面,只是按照相关要求做大的框架或主要的工作流程设计,而没有扎实地将内控建设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没有对每一个风险进行仔细的查找和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
5. 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没有将每一项控制制度的实现与否与绩效考核挂钩。
三、对今后内控建设工作的计划及建议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形成共识,应该让大家知道我就是内控中的主人翁或被监督控制的主体;
2. 将制订的初稿下发至每一个部门或职工手上,让大家去学习、执行,在执行中发现问题、收集问题,定期进行有效评价,再进行修订、完善;
3.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将内控与个人或部门的绩效挂钩,以推进内控的有效实施;
4. 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特别是财务人员及审计人员的专业提升,要让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发挥监督职能,正确引导大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有效控制单位经营风险;
5. 加快内控信息化建设,将内控制度与实际业务相结合,并贯穿于每项业务中,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联动机制。
根据财政部的要求,现在单位的内控建设工作都已告一段落,但结合本次的学习中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深感在本项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并不是向财政交了答卷就完事了,而是应该像单位的现行制度一样在执行中发现问题、收集问题、定期进行有效评价,再得以完善、改进和提高其可操作、可执行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内控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和落到实处,使内控真正成为单位规避经营风险的“防火墙”,提高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效果,确保单位效益的稳步增长。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