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何雪锋 彭可卿
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趋势下,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逐渐成为了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成本控制的过程是激发企业发展后劲、使成本保持在预估范围内的过程,更是一种调节、监督的过程。企业不仅要通过销售收入的增长来促进企业利润的增长,更要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只有发展自身优势,提高其顺应时代变化与发展的应对能力,才能促进经济利益的增加。同时,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带来的局限性已不再符合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由此可见,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变革,用管理会计工具来控制企业成本是如今顺应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管理会计工具控制企业成本的应用方法
一是标准成本法。企业以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对比判断实际成本的耗费情况,从而采取措控制成本。利用标准成本反映产品发展全过程,提高预算准确性,进而有效进行成本控制。
二是目标成本法。企业用市场分析确定的产品价格扣除目标利润,得出目标成本。用创新技术、改良设计等方式来增强产品优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
三是作业成本法。该法把资源的消耗首先追溯到作业,然后按动因的不同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从而获得更准确的产品和产品线成本,有助于改进成本控制,为管理者提供信息支持。
四是变动成本法。通过这种计算时只考虑变动成本的方法能促使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为企业提供短期决策的有效信息和帮助企业进行正确的业绩评价。
五是本量利成本分析法。通过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关系的分析来控制成本。
管理会计工具对于成本控制的意义
(一)管理会计工具与成本控制紧密联系。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各项分析以及信息处理都是围绕着成本进行的,通过对成本费用的分析研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决策建议,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帮助企业控制成本,成本控制也离不开管理会计工具。
(二)管理会计工具使成本控制“从过去到未来,从局部到全面”。管理会计能够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进行全局掌控。就像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从外部环境获取信息确定的目标成本等,这是对企业成本某种意义上趋于事前、事中的监督。利用管理会计工具使得成本控制贯穿于产品从设计到完工全过程,同时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涵盖成本控制的每位员工、部门和每个经营环节,又兼顾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外部环境,从局部到全面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使得成本的控制更可靠、更有效。
(三)管理会计突破传统职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控制成本”。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仅仅靠单一性、固定性的传统成本控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管理会计突破传统会计的简单职能,通过对外部市场环境的科学分析了解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制定有效的经营销售战略。同时,利用技术革新、优化企业资源分配等手段减少企业对生产成本的投入,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企业利润,实现利益最大化。
用管理会计工具控制成本应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思想重视,促进管理会计工具深入企业。现如今企业对管理会计工具大多都存在认识不足、使用片面的问题,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各环节、多部门相互配合的全员参与。通过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整个团队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奖励、考核等方式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成本控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由此一来,管理会计工具才能多方面的深入成本控制,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二)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从实际出发,从整体出发。每个企业对于自身的成本控制不能片面的套用管理会计工具,也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国家先进理论以及其他企业的应用情况,必须有针对性的根据理论基础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调整与优化。企业应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内部发展情况来选择恰当的管理会计工具,在实际控制成本的过程中优化分析方法,按企业成本特点进行改良。成本控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只是单纯片面的使用管理会计工具无法满足企业想要降低成本的实际需求,也无法使得企业成本得到实质性的控制。
(三)顺应时代发展,提高信息化水平。在当代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成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优势、扩大发展需要的重要依靠。单纯依靠人工容易造成工作失误,增加企业成本,阻碍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进行。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相关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使日常会计工作、经营管理活动更规范、更有效。同时,只有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才能促进更高质量的预测、决策、预算、评价和考核等职能建设,从而大大提高企业控制成本的有效性,提升企业价值。
总而言之,企业在迅速发展、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必须严格控制好企业成本,凸显自身优势,才能走得稳定、走得长远。管理会计工具从头到尾、从局部到全面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它作为企业控制成本的一种有效手段,已经越来越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