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级经济师 > 高级经济师考试 > 高级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 >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内审跨专业信息化的运用与探讨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内审跨专业信息化的运用与探讨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ERP、云计算和互联网 + 环境下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下开展审计工作,这是企业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使命。由于企业信息化系统分专业条线开发,数据处理复杂、存储数量大,形式多样,内部审计如何应用大数据信息的平台,跨系统、跨专业地进行数据比对和关联分析成为研究新的课题。

一、大数据跨专业审计信息化运用及必要性

1. 大数据审计的概念。大数据审计是指企业审计部门依法授权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企业各部门、各系统的相关数据,并利用审计信息化手段对企业数据库进行全维度数据分析与挖掘,风险评估和审计判断,完成审计的全过程。

2. 大数据跨专业审计信息化运用的目的。大数据审计跨专业信息运用主要指大数据环境下建立多部门、多系统、跨专业的大数据信息资源审计共享和运用,目的是实现在企业组织架构、数据资源、信息传递等多方面的跨专业审计大协同作业,并借助于大数据平台的计算分析能力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取证,满足跨专业审计工作的需要,最终建立起大数据资源平台下跨专业审计大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系统。

3. 大数据审计跨专业信息化运用的必要性。(1)大数据平台的海量数据使传统审计遭遇挑战。传统审计的工作方法以审计抽样为主,但是只有样本的数量达到了总体数量一定的科学比例要求,审计质量和审计结果才有保障。大数据信息时代下,财务、工程、营销等专业的大数据信息以几何级数增加,怎样抽样及抽样的数量都是传统审计遇到的瓶颈。如何能从海量数据中迅速挖掘出有价值的审计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跨专业信息化审计的可行性。企业的每项经济业务链实际上都是不能被划分的,每项业务都会经过计划、预算、采购、合同、生产、管理、物资、财务、仓储等各个业务环节串连起来;大数据信息时代下这些业务流的“一举一动”都客观真实的被记录了下来,在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库里留有痕迹。跨专业信息化审计把企业各项不同业务流通过企业信息库的数据痕迹反映企业的“人、财、物”的动态变化和经营风险,这也为跨专业信息化审计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各项经济业务是否规范性、真实性提供了条件。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来自不同专业的数据可以进行相互间的准确、可靠、一致比对和分析,又为跨专业审计提供了线索和指引。跨专业审计应从业务活动在跨专业数据中整体体现入手,通过分析跨专业数据库的设计结构逻辑和勾稽关系,比对采集的数据,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毫无疑问,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审计对传统审计来讲是一次新的革命,也是审计思维和审计方法的创新。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审计信息化的运用和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大数据环境下运用信息化手段从“保健医生”蜕变为“全科医生”。

4. 跨专业审计信息化运用为发现舞弊提供了新的审计方法。所为“术业有专攻”,各业务人员对本专业知识的精通和跨专业知识的不熟悉,较难发现不同专业或者专业交叉地段出现舞弊和造假的现象。然而大数据时代,一个真实的业务流程必须在每个信息系统里都有反应,并且具备关联性和逻辑性。审计人员如果把同一经济事项在不同业务领域的“痕迹”进行比较、分析,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疑点,获取审计结果,所以,跨专业信息化审计就好比“一味新药”,为内部审计杀灭企业的病毒和细菌又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下面就跨专业审计风险点进行梳理,目的为跨专业审计信息化运用提供理论指导实践的基础,同时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二、跨专业审计风险点梳理

笔者将自己平时的工作经验汇总成跨专业审计的风险点思路,为的是起到抛砖引玉,更好的开拓读者思路的作用,所以风险点并没有做到面面俱到。

1. 财务与其他专业之间跨专业审计风险点。(1)主营业务收入。电费入账日期及单价、金额等是否与相关部门提供的营销数据、发票等一致;售电收入总账与营销明细账是否一致;窃电罚款收入与营销部门罚款清单是否一致;电费发票是否有专人管理,有无销发票根监督等。(2)成本费用。成本费用中购电成本、修理费、人工费用、其他费用等成本明细汇总是否与购电、修理、借工等合同签订一致,费用列支是否真实;有无与集体企业签订假合同虚列成本费用等。工程成本列支的相关性也是跨专业审计重点,比如工程成本是否列支无关费用,后面一个案例将着重就此展开论述。(3)固定资产与存货。固定资产和存货取得、记录、保管、处置与各使用部门的记录是否一致;财务记录固定资产技术改造与修理是否符合公司的相关规定,和责任部门的申批文件内容是否相符。(4)工程管理。工程预收账款是否与工程部门定期清理核对,有无长期挂账;预付工程款、材料设备款及其他费用的支付是否符合责任部门提供的合同一致;工程项目办理财务竣工决算责任部门有无提供工程结算清单(或审计报告);存货盘盈、盘亏处理是否有责任部门的审批手续等。(5)其他。印花税缴纳范围是否与实际合同、权属和账簿税票是否一致、合同签订责任部门是否完整;应付职工薪酬是否与人资部门核算标准一致;福利费开支与人资部门提供的人数是否一致,有无超范围发放;是否通过其他渠道如食堂直接列支福利费用未纳入应付福利费核算,导致福利费用超计划等。培训支出明细与人资部门培训计划是否一致;

2. 物资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跨专业审计风险点。(1)物资管理审计风险点。物资验收、入库手续,退库、废旧及项目暂存物资入库验收是否办理 ERP系统入库情况一致;物资保管账、卡档案是否 ERP 系统同步,与财务部门是否定期对帐;是否执行物资部门与财务部门定期盘点制度,库存物资账、卡、物是否一致等。(2)废旧物处置审计风险点。废旧物资处置是否进行技术部门鉴定和办理资产报废手续;废旧物资处置台帐是否与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管理的账、卡、物是否一致;废旧物资处置方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废旧物资处置收入是否及时入财务帐等。废旧物资变卖收入与物资公司废旧物资处理清单是否一致等。

3. 相关专业之间涉及关联交易方面审计风险点。(1)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点。企业重大资产处置是否按规定进行评估,是否履行决策审批程序,是否取得上级部门的批准;与关联方人员相互借用情况,借用协议是否规范;与关联方是否存有签订相关开口合同;与关联方租赁资产是否定期核查,账、卡、物是否相符;与关联方预收账款、应付账款是否存在预收款手续不完备、应付账款长期挂账未结算等。(2)与 关 联 方 工 资、福 利 审计风险点。是否存在关联方为企业人员发放或承担福利,是否存在外部劳务费中发放全民职工福利。是否有关联方在往来账、生产成本、宣传费、中介费、维护费、工程项目、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等中以专项奖励的形式直接列支工资性支出;是否存在以业务外包形式变相发放企业职工薪酬;是否存在外部劳务费中列支关联方工资等

三、财务、物资、项目管理跨专业信息化审计案例

举例1. 科技项目案例简要介绍。“三公”经费开支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审计重点,传统审计往往将重点放在财务管理费用中的“三公”消费。近 年 来,各 企 业 非 常 重 视 科技创新,逐年加大对科技项目经费的投入力度,科技项目经费不规范使用也成为审计的重点。本案例某单位进行的科技项目专项审计,审计人员充分发挥跨专业信息化审计,利用科技项目、财务、物资等各专业系统信息库数据的比对、分析,现场审计取证等成功的核查出了“科技项目会议费使用管理不规范,会议内容和项目经费批复内容不相符”的问题,为跨专业审计信息化运用提供了很好的实践。

2. 跨专业信息化运用审计方法。(1)审计项目通过 ERP 系统,导出审计科技项目财务支出情况明细(见图 1)。(2)审计科技项目通过系统数据审查该科技项目每笔会议费和差旅费,再通过 ERP 系统查询大金额会议费支出的采购订单号(见图2)。(3)审计取得数笔会议费相关财务凭证资料。登录财务影像系统,并输入该笔会议费采购订单号,查看财务凭证影像资料;同时与 ERP 系统财务、项目等数据进行逐一比对 ; 再登录 OA 协同办公系统查询相关项目批复性文件进行分析(见图 3)。(4)比较核对系统内收集数据。通过核查影像系统内该笔会议费支出的财务凭证和会议通知等相关资料,发现该会议内容与项目批复实施内容不符,存在疑点(见图 4、图 5)。(5)现场审计取证。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时,首先核查该科技项目所签订的科学技术项目实施合同内的项目具体实施范围及项目组人员名单。然后核查该科技项目过程性文件如技术报告、测试报告,查看是否有与该会议相关内容。最后与项目负责人员及该会议参会人员沟通询问该会议具体讨论内容,并查看该会议的会议纪要。

3. 案例总结。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跨专业信息化审计对现代审计的重要性,特别需要审计人员对工程、物资、财务,以及信息化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都有比较熟悉的掌握,触类旁通的发现疑点。另外,如何在各系统跨专业审计,熟练的调取各种不同专业信息化需要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覆盖面广的跨专业信息化审计的新形式。

四、跨专业审计信息化运用面临的问题

1. 缺乏统一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标准。大数据环境下对不同专业审计具有“大量”和“多样”的特性,但由于各部门的配合和审计人员在采集数据的标准和范围边界上时常有分歧、有理解上的不一致,企业一般尚未建立跨专业审计数据定期采集机制、采集的标准和审计访问权限范围等。企业信息化审计数据大多在审前调查或者在审计实施阶段采集,数据采集更多依赖于被审计单位的配合,部分被审单位存在对审计组采集数据的口径理解不到位,或者以各种理由不及时提供数据、或者只提供部分数据、有的甚至故意拖延等影响数据完整采集的情况,直接影响审计分析和判断等审计结果的产生。

2. 缺乏复合型专业和跨专业的信息化审计的人才。目前从事审计工作人员多为财务、工程、营销或者计算机等单一业务人员,缺乏财务、法律、计算机等多方面综合知识人才;采集数据和分析时碰到跨专业问题时缺乏统一处理标准,仅依靠审计人员的传统的审计经验和能力来对专业和跨专业数据的进行分析、判断,审计人员难有准确、合规的判断,审计质量难以保证,面临审计风险。跨专业审计的信息化运用各单位发展不均衡,各部门之间信息化建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未形成规范化的专业和跨专业审计方法体系,缺乏统一完善的专业和跨专业项目组织操作指南。

五、解决跨专业审计信息化运用问题对策的设想

1. 更新传统审计思维,强化审计跨专业信息化运用和创新。大数据环境下跨专业审计信息化运用和创新,是一种建立在企业不同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客观求实、获取证据的审计全过程。它需要通过采集数据和访问来分析、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更看重的是事物的相关性而非因果性,疑点判断往往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和现场审计来求证。因此,传统审计要和审计信息化运用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2. 建设贯穿不同专业的审计信息系统,强化审计风险管控。当前,公司各管理部门都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信息化体系,具备了做好跨专业审计信息化运用的条件。内部审计信息化运用应该着重对财务、人资、工程、物资等系统中的交叉数据进行有效采集、存储、处理、挖掘和分析,建立跨专业审计信息比对系统,对审计风险和评估管控,不断探索跨专业审计信息运用和创新,从而充分发挥审计信息化运用和建立审计预警机制,实现专业和跨专业审计监督全覆盖。

3. 引进审计综合人才和拓宽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范围两手抓。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应该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信息化运用水平,打造一支业务合格、精通信息化运用的审计人才队伍,防范审计风险。首先企业在引进新的审计人才时,既考虑要业务精湛,又要懂计算机技术,并且还要有学习另一本专业的热情。另外,对现有审计人员,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大数据或者跨专业的审计学习和交流;可以通过邀请企业专业部门和社会上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分享成功经验和实例,拓宽思路。其次,企业也可以特别聘请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为企业开展专业信息系统知识、风险点评估的指导和培训,最大限度的消除专业和跨专业审计过程中的个体差异,逐步优化现有审计人才队伍结构。

总之,大数据时代为企业开展跨专业信息化审计,不断的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从抽样审计转向全覆盖审计提供了可能。大数据跨专业审计不仅是技术方法层面的创新,更是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的创新,也是人才培养和建设方面的变革,不断地建设和完善大数据跨专业审计工作,这将是未来审计发展的趋势。(作者韩 清 单位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审计中心)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