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学校高校财务管理论文 >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群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群建设的思考

 刘震威 ,张 楠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金融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 摘 要] 建设适合高职院校学生需求的会计专业群不仅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更是高职教学建设的重要方
向。尤其是会计专业作为技能型专业,构建会计专业群教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群实践体系
的构建需要从校内会计专业群的实践体系、校外会计专业群的实践体系和校内外相互结合的实践体系三方面进行构建,并
需要从硬件保障设施和软件保障设施两方面保障会计专业群的建设。
[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群;实践体系;保障措施
[ 中图分类号] G64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9- 6043(2019)06- 0178- 02

一、前言
会计专业群的建设能够将相关专业纳入到专业群之
中加以管理,并且对会计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形成专业化
的师资团队,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目标的顺
利实现。所以,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需求的会计专业群
俨然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
二、会计专业群的组建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此专业
群的构建也势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高职院校在专业
群建设上要立足于技能训练,以职业教育为目的,充分的
体验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特征。也正因如此,在高职院校会
计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笔者构建以会计岗位、会计工作
流程、会计工作情境等职业能力逐步递进为特征的实境
耦合式训练体系,具体包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
专业。而这些专业在实践教学环境中又能够相互协同整
合,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会计专
业群的优势。
组建会计专业群的几个要点:核心专业的选择可以
说是会计专业群构建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核心专业往
往具有较为先进的教学思路、教改方式,所以能够对其他
专业建设起到带动作用,是专业群中各个专业的连接桥
梁所在。因此做好核心专业的选择尤为重要;会计专业群
的建设不仅仅是对现有会计专业的整合,更是对各方资
源的有效整合,要与产业、职业岗位进行对接,从而形成
以职业操作为主线的技能训练体系。为此就需要将校外
工作的实际情况注入到校园之中,而这也是会计专业群
建设的真正意义所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所以在
会计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要做好与产业、职业岗位的对
接,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做好跨专业资源库
的创建工作,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及时补充岗位信息,提
高会计专业教师们的实战能力。为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
教师就应该围绕核心专业构建课程网站,以方便学生的
自主学习与教师之间的实时交流。并且会计专业教师还
要积极的整合教学资料,编制出适合会计专业群使用的
教材,打破传统教学工作的桎梏,最大限度的强化对岗位
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群实践体系的构建
(一)校内会计专业群的实践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在基于会计专业群的基础上,对实训教学
体系加以构建,就需要调整原有的实训教学体系,对教学
资源进行深度的整合,最好是能够将相关专业紧密的结
合在一起,组建以岗位训练为中心的会计专业教学体系。
为此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的专业限制,构建至少能够容
纳 2 个班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大实训室,对企业真实场景
进行仿真,以便于充分的体现出会计专业群的培养理念。
并且高职院校还要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入
手进行调整,以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
无论何时对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都应该是
高职院校的教学重任,因此要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加强对
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要
基于会计专业群的跨专业综合实训需求,顶岗实习需求
开展相应的实践课程(如下图所示),最好是能够让学生
们进行全岗实训,从而让学生们通过学习与实践模拟多
个角色之间的工作转换。在这个过程初期可以将专业核
心能力作为主体,逐步实现由全岗实训到分岗实训的顺
利过渡。
(二)校外会计专业群的实践体系构建
完全依靠高职院校搭建校外实习基地、实验室的方
法往往不切实际。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是通过与企业
178- -
合作的方式,完成会计专业校外实践体系的构建。所以基
于会计专业群的校外实践体系构建,应该积极的与市场
上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等进行
合作,安排学生去参观并且参与到这些企业的日常工作
之中,实现与企业之间的零距离接触,有助于培养学生们
的职业能力。同时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与企业而言也
是一种双赢的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也
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岗位情况,提高岗位工作能力。
(三)校内外相互结合的实践体系
构建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体系,其根本目的就是为
了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其中尤以订单
式培养模式最为常见,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深度合
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就是说企业委托高职院校为
自身打造符合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则可以聘
请企业专家到本校中兼任讲师,或者是定期与本校教师
进行座谈,一起对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找寻出更
加适合社会、行业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会计专业
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还可以将企业中发生的一些真实案
例编写到教材之中,从而让学生们感受到更加真实的情
境,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会计专业教师也可以
深入到企业中进行挂职训练,获取第一手的实践工作信
息,与时俱进。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基于会计专业群建设
资源网站,在对原有资源重新排列的基础上,按照会计岗
位的工作思路,对教材进行重新编写,以便于打破传统教
育模式的桎梏。
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群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硬件保障设施
所谓的硬件保障措施主要就是指高职院校的实训室
建设,而这也是迈入会计专业群教育的重要一步。为此高
职院校应该加强对跨专业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打破
传统的固有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岗位协作能力为基础的
会计专业群教育模式。实训室能够同时容纳至少 2 个班
级的学生进行实训训练,更好的实现基于会计专业群分
岗位操作磨合。需要注意的是在硬件设施的建设过程中,
要根据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的连接需要,对实训室进行布
局与安排,同时还要方便会计专业教师对学生们实践操
作的观察与指导,一切布置以提升实训效果为目标。
(二)软件保障设施
软件保障措施主要从教师能力提升与实训软件选择
这两个方面入手。这是因为会计专业群建设对会计专业
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面对比传统小班教学多出将近
3 倍数量的学生,基于会计专业群顺利完成跨专业综合
实训,就需要会计专业教师充分了解实训班级的实际情
况,并针对学生专业设计出相应的教学任务,这对会计专
业教师们的组织能力、技术能力以及课程安排能力提出
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任课教师本身的综合能
力。而在实训软件的选择上同样也是会计专业群建设的
一个重要环节。这是因为跨专业综合实训对软件性能有
着较高的要求,必须能够满足 200 名以上的学生同时使
用,且软件的设计思路要能够充分满足会计专业群跨专
业分岗实训的根本需求,加之还要具有实时更新能力,及
时对企业数据进行改革,从而做到与企业的紧密结合。
五、结束语
现如今的企业不仅仅需要具有熟练的会计技能人
才,更需要能够顺应各个岗位相互协作进行对接整合的
柔性人才。基于此种背景下构建会计专业群,其根本目的
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某一个领域之中胜任所有工作
流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各项技能,提高学生们被社
会的认可度,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们的顺利就业,
这也是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更
要积极的改革自身的教学方式,针对会计专业群建设进
行不断的努力尝试,从而探索出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的人
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国辉.论高职专业群的机制、模式与体系建设———以
会计类专业群建设为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2).
[2]张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J].商业会计,
2016(1).
[3]欧阳朔斯,刘智群.高职财会专业群构建的路径探讨[J].
金融经济,2018(2).
[4]刘辉.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群建设探析———以南京财
经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2016(60).
[5]胡美秀.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群教学改革路
径选择[J].商业会计,2017(6).
[6]杜希杰.高职院校构建专业群的设想[J].时代金融,2017
(35).
[7]张军.高职院校基于会计专业群改革实践教学的探讨
[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9).
[8]银峰.结合岗位群的高职财务会计类专业群建设探析
[J].财经界(学术版),2014(5).
[9]危英,王威然.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群信息化建设探析[J].
才智,2017(15).
[10]张岩.协同理念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内涵建设研究[J].船
舶职业教育,2019(1).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