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以Lattner & Larcker(2001)的分析框架为起点,首先对价值的内涵和成本的本质进行了界定,指出价值是可以用货币反映和计量的价值财富,并从单一企业、时间的序列和表现形式三方面对价值进行了分类;指出价值管理框架(VBM)下的成本管理是价值管理的核心内容,成本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货币表现,企业的价值和成本同存于一个实体之中,是此增彼减的关系,企业的价值依存于其经营价值,经营价值的现实表现是企业的经营利润,反应为会计损益表中的利润。其次,在探讨成本管理在企业价值管理中的作用方面,作者认为VBM框架下的成本管理聚焦于价值动因的确认,而确认能够增加股东价值的财务及经营价值动因是VBM框架的一个关键环节。
企业的价值管理和成本管理是在一定宏观环境下进行的,价值实现、价值管理、基于价值的成本管理是一个宏观问题,价值和成本管理只有从企业管理的技术层面和宏观经济杠杆及政策的制定引导双向的协调互动管理,才能取得有效并有利于各方的效果。为此,作者从VBM下的微观成本管理体系和宏观管理体系两方面加以论述。
在微观成本管理体系方面,作者首先从成本内容和成本分析方法两方面具体进行了论述。其次将VBM框架下的微观成本管理体系分成价值过程控制成本管理、增值与价值链成本管理和价值时间分布于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并以图表的形式加以说明。最后作者通过分析企业的生存三力点和企业的生存区域,指出企业生存空间越大,企业的价值越高。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生存空间取决于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质量和成本,成本管理就是要在包括成本与价值的共同体内扩大成本与价值之间的空间,以最少的成本获取及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在宏观成本管理体系方面,作者从宏观成本管理的目的作为切入点,提出VBM框架下的宏观成本管理包括三个重要方面: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及安全成本的足额补偿,垄断行业的成本定价问题和人力资源成本的合理评价。
(李成林整理自《经济管理》2007年第19期,作者:余恕莲 吴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