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场新冠肺炎疫情,使经济金 融环境由原来相对的稳定静态,快 速地切换为地现在的持续动态,商 业银行在这场战役中也做到了及时 调整经营策略,业务流程和营销方 式。外部环境的风险和内部经营的 风险加剧后,内控防范显得尤为重 要,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也更需要 做到及时、有效。
一、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主要
内容
(一)商业银行的内控环境 商业银行的内控环境主要指的 是企业组织形式环境。主要包括如 何有效的做到岗位合理配置,做到 流程环节简洁不臃肿,保证内控信 息的传达及时,最终保证内控活动 的实施。由于特殊的企业性质,要 做到内控中不相容的工作岗位职业 要分离,确保内部治理的结构最优 化。为之,商业银行要建立内控风 险的评估程序,内控管理的规章制 度,内控结果的考核标准。环境要 素是内控管理的首要环节。 (二)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 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只要是指 商业银行的信息流通和对接机制。
■ 王 静
对于商业银行的信息,从授权、划 拨、审核、到决策执行必须要有内 控机制来监督,保证信息的客观性、 安全性和有效性。商业银行的内控 机制要有执行力,无论是内部权限 制的设施还是外部上级的传达,都 需要保证在一套统一的内控管理机 制中实施,这样才能从有效的控制 成本和风险管控。具体的包括内部 机制的实施准则,内控信息的活动 记录,内控风险的评估结果等。 (三)商业银行的内控组织 商业银行的内控组织主要指银 行在建立内控机制的同时,要建立 健全风险评估机构或相应的人员。 尤其是在对内控风险进行识别、分 类和评估时要有相应的统计过程, 对不同的风险进行区分,权限的设 置。完善的风险评估团队可以对风 险控制的流程上把控,也是为企业 建立良好的内控机制做后盾。 (四)商业银行内控监督 商业银行的内控监督不应该 只限于银行内部的组织部门,除了 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内审机构,还 要体现在银行的对外信息的内容和 质量上。比如会计报告的完整性, 内控信息的披露状况,银行内部风
险的评估以及业绩评价考核结果等 等。监督是控制的过程,只有通过 内控评估组织和人员的监督下,才 能更有效的发挥内控的作用。在银 行业务的办理中,授权时非常重要 的一个环节,对于内部授权与审批 的过程,内控的执行和监督都是同 等重要的。
二、疫情对商业银行内控管理 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对经营风险的 预判性难度更大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商业 银行网点的线下和柜台业务都处于 趋势下滑的状态,为了使防疫做大 有效,各个商业银行对每日的人流 数量做了限定,使原来的推动广营 销活动,以及业务的现场办理都受 到了限制。尽管各个商业银行及时 调整经营方案,开展线上及线下同 步业务,也开通了很多新的网络服 务,但是从业务的连续性以及经营 的效率性来看,还是大打折扣。经 营风险的加大,对资产的质量管控 难度也同时增加了。由于全球利率 呈现下行趋势,商业银行的利息净 收入和利差也将会伴随着显著的下
27
内控论坛
行压力。 (二)商业银行对内控管理的 合规性更严格 面对突发的疫情,大部分商业 银行都做了针对疫情的应急服务方 案,简化了原来的业务流程,有的 还采用为客户代办模式。针对一些 对公企业,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 比较严重的特殊企业,也都开通了 绿灯,可以采用先办业务,履行报 备手续,承诺疫情后补办的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就需要特 别把握风险管理的合规性,必须对 疫情期间的这类特殊业务做到落实 到位,保证业务的合法性,流程的 合规性和资料的完整性。同时,由 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商业银行没有 按期完成2020年一季度或上半年 的业绩考核任务,为此,更要注重 防范在这种压力下业务人员在操作 流程的规范性,要做到外部虽然有 压力,内部也要有严防。 (三)商业银行防控信用风险 的压力加大 2020年的疫情几乎影响了所 有的行业,不能开工,没有营收, 一季度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亏损的状 态,旅游业、交通运输、文教娱乐、 建筑建造等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 击。很多企业没有熬到第二季度已 经走入破产状况,对于还在支撑的 企业无法到期偿还本息的情况也屡 见不鲜,信用风险、违约风险都在 加剧。这次的疫情暴露出信贷基础 的薄弱环节,如果在执行过程中, 做到贷款前尽职调查,贷款后监督 管理。这也为商业银行大大降低风 险。内控管理首要就是从业务开始
履行,杜绝违规行为发生,提高资 金的使用效率,也要保证资金的安 全性。 (四)商业银行数字化时代的 转型更加迫切 在这次疫情期间,商业银行 的线上服务水平以及金融科技能力 受到了巨大的考验。由于线上业务 的剧增,原有的系统承载能力、系 统的稳定性以及网络的安全性是否 经得住考验是验证数字化升级的结 果。风险就是机遇,通过这次疫情, 商业银行要加快银行业数字化经营 的转型,充分利用大大数据,智能 化,线上线下结合形成常态化经营。 这就要求内控管理要跟上,风险能 够预判,还能够跟踪控制。从传统 化向数字化的转型为内控管理提升 效率,确实做到科技服务金融。
三、后疫情时代下商业银行内 控管理的对策 后疫情时代下,面对外部市场 环境的变化,金融风险的加剧,商 业银行的内控管理要做到抓稳,抓 准,抓强。 (一)充分预判风险制定做好 应急预案 今年的疫情最大的一个特点就 是快,商业银行只有对经济形势做 充分预判后才能及时转型,进行风 险的化解。针对2020年宏观经济 的走势,资产质量的下滑以及息差 不断收窄的影响,调整经营方案, 优化经营方案,及时降低外部的风 险压力,对于疫情后的违约风险加 大,及时制动相应解决措施。在本 着尽可能少的降低银行自身风险的
同时,还要提高服务质量。对风险 的及时预判不但能规避风险,还能 及时抓紧时机,是内控管理的事前 控制要素。 (二)改善内控管理环境和内 控机制 疫情期间,有些商业银行内部 组织结构已经进行了调整。由于线 上业务的增加,不得不分离相关岗 位来完成。新业务的产生配套的内 控机制要调整,互联网下,授权和 权限的设置、过程的监控以及绩效 的评价,这些机制都需要常态化, 而不是应急方案。内控环境的变化 引起内控机制的改善,继而是内控 监督的健全。疫情会在未来一段时 期内常态化防控,商业银行仍然要 常态化经营。在充分预判各类风险 后,通过建立健全内控机制进行生 存和发展,是商业银行的必修课。 包括建立健全内控风险评估机制, 设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完善审 批流程机制,对内控活动的环节不 断改进调整,做到信息的可追溯, 资料的完成可靠,最终保证内控活 动完成有效。 (三)优化经营策略,降低企 业风险 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除了建立 内控机制,更重要的是防范风险。 在对风险进行预判的基础上,应该 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尤其是对今年 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低利率环境, 才能有效的进行风险管控。首先, 对原来的业务进行整合,改变其传 统的营销模式,改变资产的流动性, 保证资产 的质量,同时还要不断 创新银行的产品。其次,为了防范
28 内控论坛
利率风险,可以增强主动资产的配 置能力,对新产品的检测,风险的 评估,除了定性测量还应该有定量 测量。最后,是协同各部门之间的 衔接,提高内控风险的执行力。经 营策略的优化,不是靠某一个部门 来完成,从商业银行线下的柜台业 务到后台的资产管理部门,在原来 的内控机制上要根据新产品、新业 务、新形势,不断调整变化。 (四)加快数字化转型,让大 数据应用内控管理 如果说这次疫情为商业银行带 来的机遇,莫过于大数据的深化应 用。疫情期间,商业银行机构充分 运用了“数据转化”成果,各大商 业银行都丰富了线上的金融产品服 务。从日常的资金结算到信贷业务 的审查、放款。依托于金融平台, 借助于大数据分析的数据变化,给 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一种服务方 式。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不仅便捷了
足不出户的人们和企业,对商业银 行来讲能够有好的进行风险防控。 针对今年的疫情,各大商业也减免 了很多线上服务的手续费,真正做 到利国利民。金融服务的改革背后, 内控管理的及时跟进,在后疫情时 代,构建数字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深化大数据的应用,以及加大金融 科技防范内控风险是未来商业银行 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推进高效的组织管理, 提升银行的应变能力 后疫情时代下,原来的商业银 行经营模式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变 革组织形式也在慢慢转变。打破旧 的传统模式,构建新的组织机构和 岗位分工,是提升企业效益和内控 管理的核心。大数据的深化应用, 线上业务的巨,外界金融环境的变 化,需要不断及时调整的业务流程 和审核机制,都需要一个高效的团 队来完成。内控不是某一个业务,
也不是某一个部分的工作,而是贯 穿于经营中的任何时刻。为了提升 商业银行的应变能力,在完善金融 科技硬件的建设基础上,还要进行 人员的储备,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 管控在制度,防控在人。面对未来 更多的压力和变化,敏捷和高效的 管理团队,才是商业银行在行业里 领先。充分了解市场的变化,根据 自身的特点制定内控机制,在不确 定的环境中减少风险,获取收益。 商业银行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 产,做好金融服务的同时要不断加 强自身的内控骨干了。在依托国家 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下发挥 金融机构应有的作用,迎接风险, 把握机遇,真正做这场“战疫”的 胜利者。
作者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